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从“一个病娃子”到水利专家 ——访淮安区老科协会员、水利专家王福林同志

赵庆生  徐怀庚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们相约来到淮安河下古镇估衣街128号,访问退休老党员原水利部金堤管理局局长王福林同志。王老虽己82岁,但他精神饱满、面额红润,说起话来思路清晰,温文儒雅。他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这座宅院,这座坐北朝南庭院,古色古香,入口是廓房,迎面是三间明清风格的老屋,一门二窗的雨搭是用砖雕成的龙头鱼身的螭物,栩栩如生,形象逼真。院东有百年花龄的牡丹正在开着鲜艳芬香的花。这栋老房子是王家老祖上留下来的,一块淮安市人民政府的“估衣街王氏纺织铺”保护匾牌挂在墙上。

王福林是淮安河下人,1940年4月生,198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位教授级的水利专家,2000年4月正式退休。他深情地回忆到,在他十三岁那年得了一个怪病,连续几天昏迷不醒,高烧不退,当时请遍了河下的中医、西医,但是他们都束手无策,他母亲绝望的哭声,惊动了对门解放军水利团的领导,军医们几经会诊,给他服用了当时部队仅有的三颗进口药,终于将他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王福林怀着报恩的心情,从此奠定了他长大后从事水利建设事业的决心。

他于1959年8月高中毕业考取华东水利学院,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水电部河南新乡试验站工作,负责科技管理。正当生活的风帆扬起之际,受到了“文革”的冲击,1968年豫北试验站被撤消,他到“五七”干校劳动锻炼。在干校劳动期间,仍然心系研究工作,给河南省委书记刘建勋写信,建议在黄河背堤洼地发展引黄放淤,种稻改良土壤。全国科学大会后,给中央写信建议恢复试验站,继续旱涝碱综合治理试验研究。

他到新乡水利局水文站工作后,组织领导了新乡地区地下水观测、动态普查和试验研究工作,对北方十七省市地下水观测研究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受到水利部和省水利厅领导表扬。在此其间参加了水利部组织的《全国地下水观测规范》的编写工作。结合生产提出了“地面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统一调配,防御旱涝碱灾害的试验研究设想”,得到了水利部领导重视,被水利部列入了相关的科研计划。唐山地震后,他还编撰了《地下水和地震》小册子,从地震对地下水的影响和地下水对地震的影响两个方面来阐述地下水和地震的关系,汇总了利用地下水预报地震的方法。

他在新乡地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还主持了“新乡地区水资源调查和水利化区划”的研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参加了中国科学院“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及合理开发研究”工作,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重九等同志共同承担了“天然文岩渠流域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研究”。执笔编写了《天然文岩渠流域及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合理调配研究》报告,该报告被编入《黄淮海平原治理与开发研究文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论文集》和《黄委会科技成果选编》,并在日本召开的国际灌排会上交流。应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邀请,主持了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下达的“河南省辉县百泉水资源保护研究”,执笔编写了《百泉地质环境与水环境》、《百泉灌溉史略考》、《百泉泉水特性分析》、《百泉断流原因浅析》、《百泉保泉措施研究》等报告,并编写了《百泉莫断流》电视资料片脚本,由河南省环境保护研究所拍摄在全省播放。该成果获河南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他调回黄委会引黄灌溉试验站后,领导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科学研究,由于成绩显著,得到当时钱正英部长的书信表扬。遵照钱部长指示,起草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工作纲要》,创办了《引黄灌溉》期刊,主编了《黄河下游引黄灌溉大事记》。在此期间参与了新乡市水资源分析研究,发表了《新乡市水资源条件和城市供水对策》和《新乡市水资源浅析》等文章,参与了“卫河新乡段综合治理可行性研究”工作,所提建议已为新乡市政府采纳。为解决河北省水资源不足,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王重九同志,共同主持引黄济冀工程路线的分析与研究,执笔编写《兴利除害 统筹兼顾——浅谈红旗渠调水之优点》,系统地阐述了红旗渠向河北调水方案的优点,并为国家采纳。

1989年3月,他奉命筹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金堤河管理局并主持工作。依据《水法》,对豫、鲁两省金堤河地区的水事纠纷,做了深入细致的协调工作,不停地往返于北京、济南、郑州三地,风里来雨里去,经过五年不懈的努力,终于解决两省长期以来的水事纠纷,使得金堤河干流治理和彭楼闸引黄入鲁输水工程报批建设,实现了金堤河两岸人民多年的夙愿。在此期间他还发表了《金堤河流域旱涝碱灾害防治对策研究》一文,编写了《金堤·金堤河·北金堤滞洪区大事记》,出版了《金堤河地区水事纠纷》一书。

王福林退休回到江苏淮安后,他仍不忘初心继续奋斗,积极参加淮安区老科协活动,用他在水利战线几十年工作的治水理论和实践,为家乡水利建设事业建言献策,有时不顾年迈,还到工地上察看调研。2020年他撰写的《河下古镇与水文化》论文入选“江苏水文化与水韵江苏建设”理论研讨会入选论文。

当我们采访结束向他告别时,他动情地说:“是党把我从一个病娃子培养成水利专家的,要继续为建设现代化国家再作贡献。”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