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一位老科技工作者的创业梦

一位老科技工作者的创业梦

——记金湖县吕良镇孙达余创业事迹

金湖县吕良镇老科协 陈玉瑚

老人叫孙达余,是金湖县吕良镇的老科技工作者,也是五老中的创业典型,他曾多次受到受到市、县老科协的表彰。老孙原是名中学教师,十多年前全镇教师过剩,他响应县政府号召,停薪留职,开启了人生的创业之旅。

初次下海,他学过计算机、车工、电焊、缝纫和驾驶技术,拥有多本技能等级证书。在工厂,他从徒工干起,一直干到副总。其间他尝尽苦头,受尽白眼,体味了人间的酸甜苦辣。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他积累了一部分资金,创办了苏州市加达服饰有限公司。又经过几年的运作,人到中年的老孙成为公司名副其实的老总。为回报社会,他在镇老科协的引荐下,他于20124月,回乡投资700多万元,在县工业园区创办了泰华服饰有限公司,接着又投资150多万元,在家乡兴办了玩具厂,使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当年实现产值2600万元,印证了他创造价值,回报社会的人生理念,谱写了真情抒写人生,实干铸造辉煌的华美篇章。

老孙思想比较前卫,是个勇于追梦的农村知识分子。他经常想:家乡劳动力富余,青年农民仅靠种几亩地维持家庭生计实在是浪费劳动力资源,有朝一日,自己创办个规模企业,让青年农民到自己的公司就业,带领大家一起走共同富裕路,才是人生价值的充分体现。于是,他怀揣创业梦,离开三尺讲台,外出打工学真经,离岗创业报乡亲。

20003月,他只身来到苏州,在一家机械厂上班。由于缺乏经验、技术,乍到车间很不适应。一天活干下来,腰酸腿痛,着实吃不消。晚上,他躺在集体大宿舍睡不着,痛苦和无奈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接下来,他又到一家服装厂去学做小烫工,学习电动缝纫技术。

在服装厂上班很累,他每天至少要工作14个小时。尤其是夏天,车间温度较高,衣服全部被汗水湿透。小烫的熨斗温度高得让他受不了。缝纫车间虽有电风扇,但汗水还是像雨点一样直往下滚。工作环境差仅是一方面,更让他迷惑不解的是学徒期间老板不发工资,只提供一顿工作餐。这对于一个需要养家糊口的大男人他来说,那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因此,晚上他怎么也睡不着,简直是在受煎熬。

苏州小作坊恶劣的生产环境让他真实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此时他才体会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真谛,这也让他懂得了要想创业,必须学好一门专业技术才是硬道理。所以他勤奋好学,从小烫工,做到缝制工,再做到后道主管和生产厂长,逐渐掌握了生产服装的整个流程。

200510月,他在客户和朋友的帮助下,老孙租赁了一个不到100平方米的简陋小厂房,开始践行自己的创业梦。当初他招收了20个农民工,自己既是管理者,又是生产者。服装生产过程中,他严把质量关,使一批批服装顺利通过检验。质量是保证,诚信是根本。老孙诚实守信、保质保量、按时交货的为人,赢得了大量的客户,使得服装订单不断,资金如期到帐。初次尝到成功喜悦的他,深谙质量就是效益,人脉就是钱脉的真实内涵,从此,他在创业的路上,对技术更加精益求精。在这期间,他又建立了更多的客户。200610月,老孙在吴中开发区投资了200多万元注册了苏州市加达服饰有限公司,并拥有300多工人的规模。公司的服装出口日本,欧美和中东地区,年产值2000多万元,与其合作的企业有80多家。当时适逢全球经济危机,金融风暴使全国各地的加工企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奇怪的是老孙的企业没有受到影响。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内部进行的改革,他知人善任,关心员工疾苦,用高标准的企业文化影响员工,促使员工做一流的精品服饰。多年的打拼,他被锻造得精明强干。一度时期,国外生意不好做,他就转型做国内订单,订做大商场的品牌;国外也不放弃,改做少量的高端服装。他的国外市场主要定向非洲和东南亚。在十多年的摸爬滚打中,他始终将质量是生命,客户是上帝作为公司运作的信条。

付出总有回报。多年的创业实践,给他的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梦最有追求,老孙成功了,实现了他梦以求的创业梦想。但是,富裕起来他没有忘本,他日夜思念着生他养他的金湖家乡。每次回家探亲,他都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和归宿感。他时常想起励志创业的初衷,他决定回乡创业,造福家乡。在这种信念的驱使下,20124月老孙根据镇老科协的要求,回乡投资880万元,成为全县返乡创业的典型之一。如今他的公司下延20多个合作单位,加工企业遍及全县11个乡镇,为2000多名剩余劳动力打造了就业平台,还为家乡带孩子上学的300多名农村留守妇女解决了就业岗位。使这些青年妇女上班、带孩子上学两不误。他们每天工作不足8小时,月平均工资超过3000元,所以来公司求职就业的青年农民络绎不绝。

最近,老孙参加镇老科协宣讲报告团,到中小学为青少年讲党史、国史,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帮助回乡大学生创业,参加县镇关工委开展的“三扶两创一促进”活动,助推20多名青年农民走上致富路。他还热心公益事业,拿出10多万元资助16名孤残儿上学、赞助村里的校外辅导站,并到镇校外教育辅导总站义务当辅导员,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