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文明实践创新基地

  

  ——金湖县创新举办“乡村振兴讲习所”

  

  为了在新时代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新思想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中入脑入心,引领和助推金湖乡村振兴的实践,江苏省金湖县从2018年3月开始,创新举办了“乡村振兴讲习所”,覆盖全县金南、塔集、吕良、银涂、前锋5个镇和黎城、戴楼、金北3个街道社区、137个村(居民委员会)和500多个村民小组,建成四级乡村振兴讲习所体系。至10月中旬,已经累计开讲620场,受教育人数达5.8万人次,形成了“组织有序、参与广泛、群众欢迎、实效明显”的生动局面,为金湖的乡村振兴推动发挥了指明方向、铸魂塑形、凝聚人心、开启民智、激发源动力、形成聚合力的重要作用。

  位于银涂镇湖滨村的讲习所最有特点,因为村民大多数是渔民,这里的讲习所就开在船上,渔民们打鱼归来卸下工具随时就可实地开讲。村党支部书记滕青春介绍,滨湖村讲习所开以来,已经讲了10多期,每个月1到2次,都在下午进行,听课者超过了600人次。宣讲对象主要是年轻人,宣讲的人有镇村干部、致富能手,还有司法、养殖等方面的专业人员,宣讲内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包括党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惠民政策,还有水产养殖和渔业捕捞技术、法律法规等。48岁的村民赵有才每次听课很积极,他风趣地说:“过去没怎么上学,现在要在自家的船头上,把小时候缺的课补上来。”通过渔业养殖技术的的授课,让从出生就生活在船上的赵有才明白了,渔民不但要会捕捞,还要会养殖,才能赶上新时代。如今,他在高邮湖里养殖50多亩蟹和鱼,预计年收入有七、八万元。他盘算着在讲习所里多学点技术,多挣些钱上岸建房。在塔集镇讲习所开讲的日子里,诺大的镇政府会议室里满满的都是听课的村民。主讲人是该镇施尖村党支部书记徐选邦,该村是全镇唯一的“江苏省美丽新村”,他讲课的主题是“生态宜居”。徐选邦说,美丽乡村不是一句空话,大家不仅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而且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来。建设美丽乡村,一定要因地制宜,发挥本地优势,彰显地方特色。有山有水的地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这里没有山,但是我们有湖,水资源丰富,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水源,生态文明,生态生产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听着徐选邦的宣讲,塔集镇太平村党支部书记王学兵、双庙村党支部书记在台下连连点头赞许。他们表示,回去以后要向施尖村学习,借鉴他们好的经验,少走弯路。关键的一条是对于美丽乡村建设,不是喊喊口号、敲锣打鼓就能轻轻松松实现的。而是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同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做好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更不能只顾发展经济,不顾环境治理。要做生态文明的守护人,做发展生态经济的实干家。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不愧于新时代,用科学发展对得起子孙后代。村干部和村民们所想所思的问题,也正是金湖县乡村振兴讲习所由来的初衷之一。正如县委书记张志勇所说的那样,“围绕乡村振兴总目标,金湖县四级讲习所坚持突出讲政治理论、社会治理,反复讲致富经验、惠农政策,经常讲模范典型、乡村文明,就是要使乡村振兴的政策和经验深入人心,服务乡村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更好地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10月13日,“江苏乡村振兴与文明实践创新基地--金湖县乡村振兴讲习所”在南京举行揭牌仪式,江苏省政策研究室、省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学专家学者的调查研究团队调研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呈现三大特点:着力点实,兴奋点多,创新点亮。金湖乡村振兴讲习所,就是一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着力点很实、兴奋点很多、创新点很亮的突出典型。首先,它讲透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内涵。赋予讲习所政治功能,把讲习所办成学习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基层思想建设的大阵地,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乡村振兴政策的大平台,广大干部群众培训、充电增能的大课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感恩奋进,奋发有为,奏响新时代的最强音。其次,讲明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既包括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也包括由此而带动的资源振兴、财富振兴、民族振兴。最后,讲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机活力。金湖乡村振兴讲习所做到群众思想有所转变,产业结构有调整,脱贫攻坚有突破,民主法治有提升,乡风民风有改善的效果,形成干群同心,攻坚同力,决胜小康,共创前程的好局面。同时注入了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农民群众蕴藏的巨大潜能进一步激发出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金湖县还聘请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盛邦跃等7位教授为乡村振兴讲习所特聘讲习师,使金湖县乡村振兴讲习所成为江苏第一家依托地方政策和重点高校的优质人才资源成立的基地,它背靠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肩负着培育全县乡村振兴的有生力量,厚描美丽中国“金湖画卷”,并通过创新实践提供有益的经验。(万玉廷 姜海舟 姜杨)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