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乡镇校外辅导总站领动作用之探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乡镇校外教育辅导站在基层关工委和教育部门的联袂打造下,已成为乡镇社区教育办学的亮点。通过文明办、教育局、关工委和老科协的层层推动,各乡镇还相继建立了校外教育辅导总站。总站依托乡镇老科协,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以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形式进行运作。在辅导活动中,如何发挥总站在村(社区)辅导站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使镇、村(社区)两级辅导站真正成为青少年提升思想道德、辅导文化知识、开展文体娱乐、展示特色才艺的大舞台,这是一个值得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一、应在硬件设施和文化软实力上发力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平台,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1]是学校教育延伸拓展和有益补充,是立德树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基层老科协、关工委要“组织老教师、老干部等五老办好城乡基层校外教育辅导站,在青少年中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兴趣和技能培养、才艺拓展、社会实践和文体娱乐等活动,建立和完善办站长效机制。”[2]因此,强化校外辅导站建设尤为重要。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是五老教育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由于缺乏业务辅导和过程管理的中间环节,因此建好乡镇校外辅导总站就成为工作使然。

  一是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校外辅导站基础设施建设非常重要,省主管部门要求校外辅导站建设达到“八有”: “……软件上做到有校外辅导员队伍、有规章制度、有活动计划、有开展各项活动的记录;硬件上做到有活动室、有桌凳橱、有书报刊、有文体活动器材”。 [3]以金湖县吕良镇校外辅导总站办站为例。近几年,在镇党委政府和县关工委的支持下,镇老科协对各村(社区)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机整合,建立了镇校外教育辅导总站和12个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去年,老科协以建镇 “关爱驿站”项目为契机,争取市县财政投入40多万元,改善了总站的办学活动条件。目前,总站教育教学设备齐全,拥有多媒体、微机房、多功能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实训室、会议室、健身室、助餐室、棋牌室、精神关爱室等一应俱全,为引领、示范各村级校外教育辅导站办学活动提供了条件。

  二是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积极发挥总站的示范引领作用,总站以老科协为依托,首先在全镇范围内选聘一批优秀在职教师、“五老”、大学生村官以及假期回乡度假的大学生等。其次对特殊教育教学人才,则在全县范围选聘,总站还与县实验小学结成对子,并与县实小签订聘用合作协议,明确任务与责任。站内现有专职教师5名,兼职教师13名。专兼职教师都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高级职称;受聘的“五老”都是德高望重、热心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在总站的示范辐射下,各村(社区)辅导站均达到了一名在职教师、两名退休或退养教师、一名大学生村官或假期回村大学生组成的专兼职辅导员队伍,这为办好两级校外教育辅导站提供了人力资源。

  三要强化制度建设。制度是执行路线的保证。老科协必须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增强镇校外教育辅导总校辐射功能,逐渐形成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一系列规章制度。镇村(社区)校外辅导站应建立以下规章制度,即《镇、村校外教育辅导站工作检查考核制度》、《校、站结合育人制度》、《辅导站教师工作职责》、《辅导站安全工作责任制度》、《辅导站档案管理制度》、《辅导站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功能室开放制度》、《“五老”家访制度》、《重点帮教制度》、《“五老”、代理家长接送制度》等。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就能促进辅导站的常规管理,就能使总站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并为引领、示范各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提供规范和指导。

  办好校外教育辅导站还必须遵循习总书记“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着力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持和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3]的指示精神,制定好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才能促进校外教育辅导站沿着科学、健康发展的轨道常态化运行。

  二、要发挥总站的管理和示范作用

  镇校外教育辅导总站既是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的管理机构,也是示范站和社区教育辅导中心。在辅导活动中,总站应根据辖区内村(社区)辅导站设施和师资条件,针对青少年的分布和教育情况不同,创新辅导模式,立足关键环节,提升辐射水平。

  一是要把关指导。校外辅导过程中,要重点“把好六关”,即教育计划关,每年初,老科协在领会上级要求、摸清基层情况,制定下发总的指导性计划的基础上,调阅审定每个村(社区)站年度工作计划;辅导对象关,要核准各村(社区)辅导站青少年台账,掌握辅导对象底数,为分班辅导、人员到位做好备份;重点活动关,应对全年重点活动,先行试点,再召开辅导推进会,各村(社区)站应依照辅导模式开展活动;制度执行关,要求各站必须把总站制定的规章制度落实到位,对重点岗位、重点人要细化规范责任;台账资料关,年中年末,要调阅各村(社区)辅导站的教育教学、结对帮扶、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开放等台账资料;考核评比关,每年末,组织总站对分站、分站对分站纵向、横向的考核评比,应通过现场评比打分、考量,评出先进,召开全镇总结表彰会,对优秀辅导站、辅导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是要培训好师资。每年,总站应对各村(社区)站的辅导教师进行一、两次集中培训,既注重文化类培训,又兼顾艺术以及教育教学类培训;既有语、数、外和音、体、美内容,也有法制教育及剪纸、棋类、太极拳内容等。对年度重大主题、重大活动,总站应召集各村(社区)站教师集体备课,每一次集体备课,都要发挥“五老”、大学生村官、假期回乡度假的大学生和一线骨干教师作用,要安排专家型教师主讲、特长型教师试讲,各村(社区)站“五老”、教师以及志愿者进行观摩。

  三是用典型引路。从总站办站的记载来看,建站初期,参加辅导的青少年学生只有20来人。为了提高辅导活动的参与率,老科协领导会同辅导总站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学生和家长需求,不断改进辅导模式,重视文化补习,并开展寓教于乐活动,按计划组织青少年学生演讲、打球、下棋、跳舞,参与歌咏比赛,还利用省阳光少年网网络资源,指导参与各种竞赛和辅导活动等,激发青少年参加辅导站活动的热情。各村(社区)站也积极创新辅导模式,如“五老”一对一结对帮教、大学生村官全日制辅导、关爱工作团集体辅导,暑期回乡的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学困生英语、奥数和暑期作业等。通过走访了解,县“五老”标兵李成耀组建了数学兴趣小组,常年辅导学生攻克奥数难题,培养出一批批“小数学家”。校外辅导员叶芳、干家翠等老师甘做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他们不计报酬和得失,义务辅导学生400多人次。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大“五老”和教师主动学习业务,积极为提高辅导站办站水平、教育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恪尽职守、开拓进取。

  三、提高社会效益是校外辅导的着力点

  为提高青少年参加辅导活动的效果,辅导总站应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与各村(社区)校外教育辅导站联手联动,共同组织一系列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不断促进校外辅导活动的健康发展。

  一是主题教育。吕良镇辅导总站结合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周恩来诞辰110周年等重大纪念活动,先后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学党史、学国史、跟党走、爱家乡”、“童心向党”、“老少共话中国梦”、“法制安全”“魅力四季”、“童眼看家乡”等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中,组织广大“五老”和教师进站(校),参观金湖二桥、四桥、三圆生态农庄,讲述吕良明清时期棋盘街所呈现的辉煌历史,新时期镇党委政府争取两亿元资金,打造白马湖旅游风光带后花园、复古重现吕良棋盘街繁华景象、绘制了吕良新的宏伟蓝图。辅导员组织青少年学生通过听报告,作演讲,观摩家乡发展,撰写心得体会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展望十三五规划蓝图。总站的辅导员还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江苏阳光少年网开展的电子小报制作、书法、美术网络竞赛和访身边的老党员活动,老少同学习、同实践、同登台讲故事、诵读经典,老少共话中国梦。去年,辅导总站组织开展的年味浓浓、荷香荷韵、悦读经典、红色十月“魅力四季”活动方案和视频送省参评,均获省二等奖。今年拍摄的“童眼看家乡”——十八大以来金湖发展变化大走访活动视频送省参评再次荣获二等奖。

  二是社会实践。总站应从扫地、煮饭、洗碗、洗衣以及其他家务劳动等具体事情抓起,引导青少年学生从小热爱劳动,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体谅父母在外打工的辛劳,要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观念。在辅导活动中,要经常组织青少年学生踏青远足走进社会、瞻仰红色教育基地、参加镇文广站和青少年宫活动等。要通过瞻仰周恩来故居、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等,了解国史党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通过郊游野炊、参观荷花荡、观摩万亩荷藕种植基地、参观科技馆,走进社区工业园区等,熟悉社会了解家乡;通过小发明制作、绘画、课件制作比赛等,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努力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基层青少年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 [4]。

  三是亲情体验。每逢传统佳节,组织孩子们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去年三月八日,总站的综合教室里,架设了2台摄像机、3只高清视频头。五老辅导员调好音响后,从各村(社区)辅导站推荐来的20多名留守儿童分别通过镜头“唱歌给爸妈听”。孩子们充满真情的歌声通过网络传送给远在外千里之外打工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在节日里开心、快乐,几乎所有观看的家长都流下了眼泪。亲情活动,可以架设留守儿童和打工父母联系的桥梁,增进双方了解,激发留守儿童感恩父母、感恩社会之心。今年端午节,总站联合各村(社区)12个辅导站组织了包粽子比赛。活动那天,辅导员邀请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一起参加。比赛分式样奖、速度奖、创新奖。活动结束后,还组织了“我学会了包粽子”作文比赛。辅导教师指导留守儿童把自己参与包粽子活动的过程写成作文逐一寄给在外打工的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们的情况。此次活动,使孩子们更主动地融入学校、社会大家庭,知道关心回报父母。每年中秋节,是留守儿童思念亲人最急切的时段。此时可组织各辅导站开展“中秋赛诗会”,邀请文广站领导、中小学校语文教师、社区志愿者参加,孩子们在可以边吃月饼,边欣赏节目,边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问候。这一刻,孩子可以尽情享受节日带来的温馨与快乐,一些心理问题也都烟消云散。(金湖县吕良镇老科协 陈玉瑚)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