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淮阴:搭建信息平台 服务农民致富

  在淮阴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老科协的关怀指导下,今年以来,我们认真组织学习中央1号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在群团工作会议上以及在建党95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提高做好老科协工作的责任心。通过搭建好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平台,发挥农业老专家为“三农”信息服务的作用。

  一、面向基层,精心搭建信息平台

  淮阴区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建于1998年,至今已有18个年头,得到了区里各届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区政府先后下发了淮政发〔2012〕215号《关于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通知》和淮政发〔2014〕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通知》文件,区委办、政府办、组织部、农工部、物价局等单位都为区农业科技信息中心下过文。区政府下文明确规定农业科技信息中心是事业单位,2016年区政府把区农业信息中心列入区财政预算,每年拨款伍万元办公经费。先后有22位原区委、区政府领导人为农业科技信息撰写文章,如原冯加庚书记为《淮阴农业科技信息》撰写了发刊词,周云飞书记撰写了“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我县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文章,夏心旻书记撰写了“迈向信息新世纪,信息发展新经济”文章,戚寿余书记撰写了《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研究》文章,刘学军书记撰写了“加强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文章,王兴尧区长撰写了“加强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文章,唐道伦副书记撰写了“党组织要始终带领人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文章。

  在建党80周年时区委组织部电教中心把农业科技信息中心拍成电视片,从怎样收集农业信息,即到网上查,到市场上找,到农户家问,到报刊上阅,怎样编印农业信息,怎样发布农业信息,怎样学习应用信息。在市、区电视台播放多场。1999年6月30日县委还表彰农业科技信息中心是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学习农业科技信息先进单位。

  二、贴近实际,注重内容实用有效

  《淮阴农业科技信息》在内容安排上,注重贴近农村实际和农民的需求,突出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主要安排有党的方针政策、党纪国法,良种良法,种植养殖,加工食品,农资供应,市场需求,农业补贴,农业气象,病虫防治,生态环保,保健养生,健康长寿,普法知识,地震预防等科普知识。

  《淮阴农业科技信息》到2016年9月已出刊153期,今年已出刊9期,每期560份153期已出刊,85680份为市区乡村领导和农民提供12468条信息,上呈市委、市政府领导,上报区委、区政府领导,下发22个乡镇开发区领导人,下递251个行政村党支部,村委会负责人,还无偿的发给广大农民学习应用,现在还发给162名大学生村官学习应用,为大学生村官做好事、办实事。我们还在棉花庄镇十里村、新河村组织了干部学习应用农业科技信息的试点工作,为农业丰产丰收做贡献。

  三、促进发展,加快农民致富步伐

  在搭建信息平台服务农民的同时,还注意发挥农业老专家的技术优势,组织农业老专家深入田间大棚农户家中,手把手教农民种植食用菌。如食用菌专家辛洪湖是上海复旦大学微生物系毕业生分配到淮阴县工作,从事食用菌研究多年,在发展平菇、蘑菇、草菇、香菇、花菇、金针菇、风尾菇、黑木耳、银耳、猴头菇、灵芝等多种食用菌的基础上,又新发展杏鲍菇、茶新菇、庆树花、珍珠菇、羊肚菇、金顶菇、阿魏菇、姬松茸、鸡退菇、鲍鱼菇、玉茸等11种新品种。在他的精心指导下,区食用菌研究所常务所长耿延安创办了菌种场,生产食用菌一年收入30万元,果林场魏善林生产食用菌金针菇一年收入70万元,丁集镇万亩草菇收入5000万元,全区农民食用菌收入达亿元。

  在发展全区食用菌技术特色基础上,我们又寻求中科院的支持,引进EM生物技术,它在农业上可代替化肥农药,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促进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花生、山芋、蔬菜等生长。在养殖业上促进鸡、鹅、鸭、鸽、猪、牛、羊、兔、鱼、鳖、虾、蟹等生长,促进农作物增产10%以上,促进动物增产20%以上,促进水产增产30%以上,促进果树增产40%以上。在日常生活应用上,撒在水里可使水变清,用在家畜圈里祛臭味,用在卫生间里无异味,用在厨房食品清洁好,在医疗应用上,可用于治疗皮肤病、糖尿病、肠胃病、癌症等疾病,已收到成效。

  四、关心会员,努力帮助排忧解难

  区老科协关心老科技工作者的身体健康、生活困难,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当老科技工作者有病时,老科协得知信息后,会长、秘书长能亲自到医院、到家中看望。如王德新、马万亲等人有病时,老科协领导亲自上门看望还送去慰问金。再如冯玉林原来被打成右派工资很低,区老科协通过组织程序,按照高级兽医师政策待遇提高了他的工资。还有的老科技工作者工资增长未兑现,区科协通过区委组织部、人社局,找到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帮助他们解决工资兑现问题,如卢思庭等19名兽医师,跑了6年未能解决落实工资政策问题,通过区老科协努力终于解决了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每人增加500元。高级农艺师辛洪湖,复旦大学毕业烈属子女,1993年被下放成农民,他多次申诉都没有解决,区老科协经过党组织解决了问题,恢复国家公务员工资,现在每月5200元,从而激发了他的工作积极性,更加热心于服务“三农”工作。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