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赵长宝散文

“喜迎二十大”征文参赛感想

淮安区老科协财经分会  赵长宝

      

        翻看微信群及朋友圈,浏览到区老科协圈友分享其会员投稿的文章,出于对文学的兴趣,加入老科协财经分会微信群,为区老科协事业服务,这就是我初闻、初识、初知此微信群的机遇。欣闻国家老科协首届“喜迎二十大”征文大赛活动启事,莫名的期待感油然而生。从仔细揣摩征稿要求、构思文章脉络、文章形成初稿直至文章投稿,我都是在拾起工作之余的零碎时间里完成,期间反复修改,多次优化,先做到让自己满意,这是我参赛的初心。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篇文章通过把关人的层层审核,最终赢得荣誉,结果固然重要,但用心的筹稿准备过程一定是促使结果更有所附丽的催化剂。评选结果揭晓,编辑创建了征文作者交流群。就微信群而言,我们第一印象应该是无论自己创建的还是别人邀请加入的除工作外的交流群,“群”之多大致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了,常见的是交流群里交流互动频次一直弱化,无声的“链接”转载成为常态,久而久之大家对入群显得格外谨慎。但此交流群带给我的却是不一样的体验,它是在淡淡的平静中传递出一种向上的力量。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文友们通过线上交流平台齐聚于此,编辑老师认真负责,统筹做好获奖作者奖品发送等各项工作,及时解答群里各种提问,及时回应各类分享,为分享点赞,为交流续时,群本“无声”,互动方显活力,进一步拉近了文友之间的真实距离。需要被认可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此次参赛,我领悟出文友们无论是分享初选通过时的激动,还是等待物流派送时的焦盼,分享和等待的不仅仅是荣誉本身,更多的是融入了作者通宵达旦倾注汗水努力创作,作品最终在公开竞赛中自由获取认可后的激动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期待是一种对文学的态度,被认可是前行道路上的动力,融合起来是一种向上的人生格言。像小朋友上台领取奖状的精气神一般,文友不论工作生活多忙碌,都会给参赛作品留足记忆空隙。相由心生,文学是“碰心”的机会。大中专是踏进职场前的最后一道“保护膜”,大中专期间我主修财经专业,爱好人文专业,“多读、多写、多领悟”是人文人的“七字经”,分配工作后负责外宣工作,除了本职工作外,我也会积极写稿,写多了,思考的自然会多起来,思考深了,领悟出的逐渐厚实了。质变是由无数次量变堆积而成,文学来不得半点虚伪,每写一次文章都是与作者内心的一次对话,我认真研读贵微信推选出的初选作品,每一篇作品都取材于现实,却又超越现实,细细品尝作者对国家、对社会、对生活的那份独到见解和家国情怀油然而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文章本身角度鉴赏,它是基于对作品本身的一种认可,没有思想的作品是读不出道理的。比赛落幕,余韵未散。感谢老科协微信群全盘布局,倾情付出,保证初选公平公正,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区老科协秘书长倾情管理下的如同一塘源源不断的活水资源群,打开了我的眼界,刷新了我的思维,拓宽了我的认知。同时文友们出色的文学底气、深刻的思想境界令我震撼,为我树立了榜样。我将以此次文学熏陶为契机,戒骄戒躁,脚踏实地,打好基本功,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疫”样的春天

淮安区老科协  赵长宝

 

     感受泥土的气息,享受风中的芬香,小鸟落在大树的枝头,歌唱着春天的美好!多么生机勃勃的季节,这本该是春天更加美好的姿态,谁能想到2022年春天一场没有硝烟的新冠疫情战争即将打响了。

    春光明媚,春意盎然,绿茵遍野,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春天有些许的不同往常。2022年的春天,又一轮新冠疫情凶猛而来,在全国全省呈点状散发。清晨,一缕阳光照进卧室。“人间最美四月天”,本应是春光烂漫的美好时节,街上的人们躲进了家里与外界隔绝,医院和药店里口罩及消毒水被一抢而空。我所在社区也暂时实行静态管理。足不出户宅家的我,虽然看不见户外春意闹花儿俏,却依然能够时时感受春天的温暖。如果实在要出门的话就要必须戴口罩,去商场的时候都要量体温。但是尽量不要出门,只要不出门,我们就能控制这个疫情。

 趁着这大好的春光,带上口罩走出家门,让自己融入大自然的怀抱,顿觉神清气爽。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燕子来了又去,树叶绿了又黄。也许好久没有接触大自然的缘故,我竟情不自禁再次漫步在离家不算太远的里运河边。抬头远远看着河边葱绿而灵动的小草在向我招手——早春最可珍贵的,就是一点点绿,那鲜嫩的绿色不正是我们新时代生命应该具备的色彩吗?蓦然间,我只觉得吹在脸上的凛凛寒风忽然有了一丝温柔一丝暧意,恍惚中想到,春天又到了呢。低头近看,是留着脚印的泥土,怎么能不见绿呢?蹲下细看,那些稀稀疏疏的小草,虽然看不出绿,却见它们都争着抢着从泥土里钻出来,呼吸着新鲜空气。有的露出小脑袋,就像是睁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仔细地观察着这美丽的新世界;有的从土里钻出,虽仅有一两,却骄傲地挻着它那细长的身躯,在微风中左右摇摆着。这不真是韩愈诗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景色吗?这一远一近,似有似无,忽虚忽实的水墨丹青写意方式,摄尽春草之魂。路旁的小草在春风中微微点头,偶尔开放的几朵不同颜色的野花也绽开了舒心的笑脸。莫非是在热情地欢迎我这位匆匆过客?金色也是暖暖的——谁说这写满人间大爱的温暖,不令人心驰神往呢?

  2022年的春天,是宅在家里的春天。十几亿人口的大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在用自已的方式,积极参与,为国分忧,为民解难。众多英雄事迹令人泪奔,无数感人的故事让人动容。就是这样一个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国度,就是这样一个令世界人民羡慕的民族,爱民如子,令国生辉。我们的抗疫,己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然而,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迎来了一个不平凡的春天今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烂漫的春天阳春三月,和蔼可亲的春风,亲辅着草儿,花儿,树儿,以母爱般的热情,滋润着万物。桃花笑春风,风裁月柳。一个小区早己是春意盎然,“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满园春色关不住,万般春意早出墙。至今,桃花雨己纷纷,杏花又绽放雪白。一簇簇迎春花,把初来乍到的春扮得格外的靓丽。沉不住气的玉兰花偷偷的笑了,转眼间怒放媚姿:扮春嘛,舍我其谁!海棠树挑了挑媚眼,也显示自已的话语权:绿是春的底色,春绿虽然稚嫩,但也是生命力最强的绿,是扶着红花高风亮节的绿,我们虽然是单色,但是生命中的意义昂然无价!闹春了!闹得春更加绚丽多彩多姿

今年的春天,注定是一个萌动的季节。不说万物聚集了一冬的能量,从春天的各个角落里,倏忽之间,在你的身边,拽着你的行踪,总是给你一个萌动的惊喜。春天是启始,是兴旺,是初生的脚步,是过程的开始,是风光无限好的沉积,是一个轮回绿色的悠遠。就说宅在家中两月有余的人们,一颗颗萌动的心,早己沉淀积蓄了无限的力量,只待祖国一声令下,全身心的投入出去,让疫后的祖国焕然、壮大、富强

今年的春天格外让人心动,花开有生,鸟语有情,虫儿草儿这些生命似乎是都有自己的响动。人们手握着春的信息,期待憧憬着过程后结果,以至在这个过程中,足以催生出的许多欣喜

我脚踏在小区的甬路上,柔兰的天空,悠闲的淡云,含着蜜意的风儿,抓一把缓缓流淌的时光,一种春一样涌动的心绪,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幸福感油然而生!美如画,我的国!让我的心在祖国绚美绝伦的春色中徜徉!坚如钢,我的国!让我们在春天里沉淀、奋发、坚强

在我的心里,绿色早己成片,成河,成海,成洋!在我的心里,万种花开,遍地飘香,早已成片,成海,成洋!在我的心里,我的祖国,永远像今天这样壮美,比今天发展更快,成为世界最强

2022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春天。虽然生活有些苦涩,无闻鸟语花香,没见万紫千红,但人间真情仍让我内心温暖而踏实。

让我们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城市的大街小巷尽快早日恢复来来往往、车水马龙的状态;乡间的田地里能再次看到农民们在播撒着希望的种子;幼儿园里重新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让我们团结一心,科学防范,精准施策,共克时艰,为全国上下创造更加安全、温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疫”样的春天,异样的春天,异样的人们,一样的精神!我坚信,疫情终将散去,一切都会更加美好!

成由勤俭破由奢

淮安区老科协  赵长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和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把更多的经费用在支持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事业上,这既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诠释,也是对初心使命的忠诚践行。

“过紧子”不只是说说而已,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落实起来不要,务必将“过紧子”落实行动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长期坚持下去。俗语说:“精打细算,才能油盐不断;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会过时;新时代更须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是保持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

历史舞台过客缤纷,决定成败兴亡的,固然非止一端,但勤俭与否确实是影响个人成长、家业兴旺、国家兴盛的重要因素。读史明智。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风烟,在党的百年来奋斗征程中,从瑞金时的红米饭、南瓜汤到延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从新中国成立的精兵简政到新时代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优良传统是我党一路走来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特征。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已不是单纯物质层面的节衣缩食,已经上升为一种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这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强大动力,这种精神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更是我们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重要保证。1936年和1939年,美国记者斯诺曾先后两次长期访问陕北根据地和延安。他盛赞“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是人类历史本身的丰富而灿烂的精华”,是“东方魔力”,是“兴国之光”。是什么让斯诺下此论断?他看到毛泽东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吃的是小米饭和辣椒土豆丝;周恩来睡在土炕上;彭德怀穿的背心是用缴获敌人的降落伞做的;林伯渠的耳朵上用线绳系着断了一只腿的眼镜;红军大学学员把敌人的传单翻过来当做课堂笔记本使用……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勤俭廉洁,让斯诺看到了一种无往不胜的伟大力量:“他们坚忍卓绝,任劳任怨,是无法打败的。”

历史需要常常回看。包括吃喝浪费在内的奢靡之风给每个时代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的国破,有的家亡,有的殒身,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不良社会风气,贻害深远。无数事例也证明,反对浪费,推崇节俭,必定会提升人民的精神状态,促进吏治清明、社会向上与国家兴盛。正所谓“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俭与奢的影响,在“百善俱兴”和“百恶俱纵”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勤俭节约不仅是在物质匮乏时期的自然选择,更是人民情怀的真挚表达。陈云在延安时期做报告,批评有人铺张浪费,提出了一句名言:“吃饭要照镜子”。他说:延安人民的生活艰苦,大家都实行供给制,每人每天三钱油、五钱盐,粮食也不足,吃菜靠自己种,吃肉由各伙食单位养猪去解决,所以要爱护一粒米一滴油,丝毫不能浪费。我们是无产阶级,决不能糟蹋农民的血汗,否则就会脱离群众,逐渐变质。陈云所说的“照镜子”,就是不仅把饭菜吃完,还要端起盘子,用馒头擦干盘子里的油,做到能照见自己的脸,这可能就是最早提出的“光盘行动”。从此,“吃饭照镜子”广为传播,深入人心,这也成了延安精神的一部分。

“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为着我们的经济建设。”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句话。当时,还有一首歌叫《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在群众中广泛传唱:“不管是一寸钢一粒米,一尺布一分钱,咱们都要用得巧。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千日打柴不能一日烧。”那时,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但靠着这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走过了困难的岁月。今天,物质日渐丰盈、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也必须成为一个反复提倡、时时号召的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于粮食安全问题和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社会风尚,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早在2013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就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浪费之风务必狠刹”,并强调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他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们既有能力应对全球粮食危机带来的新挑战,同样有能力传承敬天惜物的传统与精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光荣的历史使命、宏伟的奋斗目标、复杂的内外环境,都呼唤我们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勤俭这个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腰包”渐渐鼓了起来,有人认为吃糠咽菜、破衣烂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便产生了尽情享受,潇洒一把的思想,甚至有人还出现了大把大把地花钱比阔,肥吃海喝、奢侈浪费的现象。尤其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在积累了宽裕“家底”的情况下,花钱便开始大手大脚起来;有的在搞机关建设时,没有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把机关建设的规范化、现代化与“豪华化”、“奢侈化”混为一谈,办公室装饰的富丽堂皇,办公设备精美高端,这些都与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背道而驰的,必须坚决的制止和纠正。

在国家经济建设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今天,要求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大力提倡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就是要用“紧日子”换取“好日子”,用“三公”经费的减法,助力民生福祉的“加法”。坚持过紧日子不仅是锤炼优良作风的“练兵场”,也是坚定初心使命的“试金石”。广大党员干部要主动向中央看齐,自觉把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到工作和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真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事关国家建设发展和人民福祉的急事大事难事上。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坚持过紧日子,党和政府必须作出表率,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把勤俭节约转化为一种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在务实工作和清廉生活中,以党风政风推动社风民风,让厉行节约蔚然成风。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色和优良传统。

 

 

 

梦想从这里起航

淮安区老科协  赵长宝

 

 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寒门学子,才不出众、貌不惊人,既没有显赫的家族背景,也没有能够让祖坟冒青烟的辉煌业绩,只是一名基层财政会计师而已。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之际,我拿什么作献礼呢?除继续做好财政经济和老科协财务“守护者”,就是坚持“做一个一辈子为党旗添彩增光的人”了。

   新中国今年成立73年了,我读过书,干过财政会计、做过机关会计,从过政,现在为区老科协事业服务。一路走来,亲身感受和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国防和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发展变化,从心底里为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感到自豪和骄傲,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又赶上新时代而庆幸,更为置身于老科协总会看到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平常的事汇聚了勤劳的浩瀚海洋,撑起了奋进的广袤蓝天,彰显了当初的人性,传递着一个文明社会的温度和热度而感动不已。

我家世代务农,往上数几代都没有吃“官饭”的记载。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出生在淮安区一个偏的小村。那个地方那个岁月,缺吃少穿司空见惯,“闹粮荒”“穿补丁衣”“辍学”更是家常便饭,童年尝尽了“饥肠响如鼓”的滋味。在“人看从小,马看蹄爪”“蛇有多粗,洞有多大”和“小来不捂,大来不弯”的家训中,我从小接受了“读书改变命运”的理念,懂得“奋发图强,知恩图报”的道理,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直接从“南农初中”考入县一中。我不负期望,高考时,我有幸考入了财经类的中等院校,成了四里八乡小有名气的“人物”,并步入了国家工作人员行列从此与财政结下了不解之缘,并一直在努力工作和奋斗。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微薄的工资让我无以为骄,也无力尽孝,更让我难堪的是和我差不多的同龄人却远比我能赚钱,比我过得好,令我陷入了犹豫徘徊境地,是下海创业还是留守财政?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上,响起了父母坚定的声音:“我们别无奢求,你能安安稳稳地工作,健健康康地生活,就是最大的尽孝,就是最大的安慰。”是啊,最难熬的苦日子都已经挺过来了,现又怎能让父母为我担心呢。毅然前行,继续做我的财政工作。

 我喜欢看书、美食和写作,供职于淮安区财政局现兼职区老科协财经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曾在《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财经报》《江苏老科协省市老科协网站等传统媒体、主流网站及公众号平台发布作品余篇,其中有作品荣幸获奖,并收入集子出版。岁月无情,流年如水,转瞬间,30多个春秋悄然过去。30多年不算短,有一万多个昼与夜,30多年不算长,历史的长河中它只是弹指一挥间。30多个寒暑笔耕,方田里,汗水和心血浇灌出一片片绿荫,被人戏称为“火柴盒”、“豆腐块”的文章在省市及以上多家报刊发表。方田外,阳光雨露谱写出一曲酸甜苦辣之歌,记叙着笔耕的一件件往事,镌刻在记忆的脑海里,难以忘却,又催人拼搏奋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财政及老科协几十多年的工作中,我恪尽职守,做好本职工作。由于近年来工作成绩比较突出,我多次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荣获“淮安优秀知识分子”、“优秀共产党员”、“满意公务员”和“淮安区五一奖章”以及“江苏省财政系统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参加工作38年来,我一直在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1995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2010年担任财政局党委副书记,兼管单位外宣工作,开始走入基层领导岗位。我始终坚守“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初心,牢记入党誓言,在平凡岗位上发扬螺丝钉精神,工作追求精益求精。长期以来,我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消除杂音,凝聚共识”为己任,坚持“为党发声”,顺利完成了会计财政工作者到宣传员的角色转换。入党誓词短短80个字,却浓缩了一名党员一辈子的奋斗目标。我认为,“对党忠诚”就是要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在平凡岗位上创先争优,凝心聚力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方能成为群众的“风向标”,成为引领发展的“一面旗帜”。众所周知,基层财政工作既需要“专家”,更需要“杂家”,才能应对“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尴尬。因为,基层没有“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岗位,身兼数职是常态。很多时候,文档报表早已忙得焦头烂额,就很难顾及到“宣传”了。但宣传工作在“人心齐,泰山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提神鼓劲作用,是鼓舞人心、凝聚共识、推动工作的“加速器”。尤其党的十八大以后,随着“四个自信”深入人心,担负“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宣传工作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党建考核、纪检考核中的占比越来越重,各单位、各部门重视宣传程度与日俱增。然而,宣传是一件“苦差事”,投入与产出没有可比性,作品上不了报刊杂志、网站平台,“石沉大海”就等于零。辛勤劳动付诸东流,劳心费神“小心脏在流血”。几个回合下来,许多人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宣传阵地上败下阵来。我在宣传上虽谈不上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可这方面的体会还是很深的,这里我将自己浮浅的几点体会概括成“四勤、四多”:首先是嘴勤、多读。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学创作如此,财政及老科协信息宣传的写作,我认为同样以多读为前提。只有多读书、多读报、多读文件、多读资料,才能准确了解掌握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熟悉财政体制的变化、发展情况,以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正确的方向;只有变化和发展情况,以保持清醒头脑,把握正确方向;只有多读,才会有丰富的财经会计理论知识,写信息时才不会说外行话,不会闹笑话。这就要求我们每个爱好写作的人要忙中偷闲,挤出时间来博览群书,背政策条文,抄参考资料,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厚积而薄发”,“库存”丰富了,积累多了,须用时方能“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次是手勤、多练。人们常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练武之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后才有盖世奇功,财政及老科协信息宣传的写作也必须多练。可以说每个爱“爬格子”的人,都曾收到许多退稿信,尤其是初学者,“万事开头难”。然而“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从十来个字、百把字的信息入手,从“豆腐块”开始,一点一滴地体会、积累。一、两次退稿实在没有什么,关键是退稿后必须要找不足、找差距,修改、补充后再投寄。要有百次退稿不灰心、不气馁的精神。同时,多向他人学习,既要学习名人,又向学习身边的人,尤其是向先入门的同行请教,向报刊杂志的编辑讨教,熟能生巧,定会有进步、有收获。再次是腿勤、多访。“实践出真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任何有份量,有价值的文章都不能脱离实际,脱离实际的信息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洞而无意义。因此,“闭门造车”是不行的,必须多走访、多调查,深入基层,在活生生的事实面前了解情况、发现问题,积累材料,挖掘真谛。 第四是脑勤、多思。无论是财政及老科协信息还是财政宣传,调查报告,都不能写成材料堆砌,现象的罗列,而应把本质的东西加以归纳分析,不满足于知其然,还要进一步探索、研究其所以然,凡事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特别是在调查走访等具体工作中,一定要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尤其是对各个时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务必吃透精神。只有这样,才会有高质量的文章出现,才能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多年来,我除尽力做好自己会计本职工作以外,还花了较多时间和精力尝试财政及老科协信息宣传的写作。我依然记得,我的文章第一次在报刊上发表时的那种激动与兴奋,“豆腐块”虽小,但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鞭策和动力,较大地鼓舞着我对信息宣传写作的热情。从那以后,我就不停写,决心生命不歇,笔耕不止。我从信息宣传写作体会到人生的真正价值,我更感谢与各类报刊、杂志相会后,给我人生道路带来的转折。每当看到自己的文章被报刊、杂志刊登后,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在由衷感谢编辑对我的支持和鼓励的同时,更加激发我动笔耕耘的积极性。我暗想:今后将勤于笔耕,力争多读、多写,争取更大的收获惊喜之余,就向《中国财经报》、国家省市区老科协网”等主流媒体投稿,虽然“流产”了不少,遭受了些曲折,但也收获颇多。坚持!坚持!再坚持!我渐渐喜欢上“爬格子”工作,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持之以恒将党的声音、工作情况向媒体推送,走上了从“文档”向“新闻评论”转化之路。但宣传工作要提升一步,哪怕很小一步都是困难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思维仿佛被“固化”了一般。没办法,只好自加压力“笨鸟先飞”,坚持每天上班早来半小时浏览网站,积极参加各种征文活动和党建宣传信息员培训,在学习、创作中寻找灵感拓展视野。参加协会组织的各种讲座、笔会后,刹那间,仿佛搁在“新闻”与“文学”间的“窗户纸”被捅破了,党建宣传、理论文章、言论评论、文学作品频频推出。为此,单位多年被评为党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个人也收获了众多荣誉。《从我区财政经济现状谈县市财政在财源建设中手段成方式选择》、《乡镇国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开辟社保经费新渠道》以及《加强和规范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应理顺“四个关系》参加《中国财经报》有奖征文活动,荣获三等奖、鼓励奖和优秀奖;《谈地方财政周转金回收途径》一文入选《中国财政改革文选》;《预算部门如何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如何加强基层总预算会计工作》文章被《预算会计》评为三等奖;《淮安市结对帮扶特困企业》和《淮安市在控制财政支出突出“三严三抓”》以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突出“四化”力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分获江苏省、市财政部门好信息奖。《夏日感怀》《老师节颂歌》分别被《江苏老科协》第7期和第9期采用。为宣传我区财政和老科协尽了心、出了力,同时,赢得了社会各界对财政和老科协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法国作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耳闻目睹从“缺吃少穿”到“整体脱贫”、再到阔步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讴歌这个伟大时代,团结身边人以“党和国家的意志为意志”,凝聚磅礴之力“做好当下事”,是每一个党员干部的职责所在。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我们党历来重视宣传工作,充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在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坚持正面宣传,积极消除杂音,大力营造“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干事氛围,是凝聚思想共识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党员,我愿意做一个一辈子为党旗添彩增光的人,把党的声音送入千家万户。或许,这就是我所能给党的二十大的最好献礼。

 

 

 

莫让“驻京办”变成“蛀京办”

淮安区老科协  赵长宝

 

《驻京办主任》是一本由王晓方著作,小说主要通过对东州市政府驻京办主任丁能通的深入刻画,层层揭开驻京办的神秘面纱,塑造了一批以市委副书记李为民为代表具有高尚政治品格和政治智慧的政治家形象。讲述了市长肖鸿林,常务副市长贾朝轩从改革精英蜕变为腐败分子的罪恶过程,生动刻画了深处政治漩涡的丁能通及诡谲圆滑又精明干练的人物性格……《驻京办主任》系列就是汩汩而出的清泉,夏读清冽醒世,冬读温润凝神,剑锋所指,快意春秋。作为一名基层财政人,在落实中央及财政部党组廉洁文化建设精神之际,再次捧读王晓方同志著作《驻京办主任》,重读此文,依旧深受教育和启发,虽然读得很快且记住的内容也不多,但我读完后还是有一些感想:

首先是谨防“驻京办”成“腐败办”。各地驻京办成立之初,也确实发挥了一些作用,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维稳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驻京办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是属于那个部门,那个机关呢!在天子脚下,有这么一群人,在现代我们称之为“公关”,他们上交权臣,下探消息。往往中央政府有什么政治主张和方案,他们能够第一时间送回给自己的主子。驻京办这个畸形的部门,在现代社会讲究法制的天空下,显得格格不入。他们是商人,官员,公关人员。各个地方都有驻京办,工作职能多种多样,有的负责关注中央文件,有的负责招商引资,更有的专门拦截“上访者”。

书中很客观也很大胆的提出了驻京办的职责已经演变成了跑“部”“钱”进,驻京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为“蛀京办”。官员的迎来送往、地方政府的跑步前进、形形色色的钱权色的交易在这里一览无遗。人心不可测,人情不好认,与人打交道无章可循,无理可学。从某些程度上讲,驻京办就是腐败的中转站。这里面有多少黑幕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书里面还提到驻京办应该转变职能,解决进京民工在北京遇到的问题。

读了《驻京办主任》一书,我感觉作者对重要的事情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而没有做实质性的描述,这可能源于社会的和压力,这种原因也可以理解,毕竟在目前这种体制下,能够出版这样的一本书也可以说是突破了一点禁忌。尽管如此,还是能够感觉到有一缕新鲜的空气从身旁吹过,但愿以后批判现实的书越来越多,因为暴露在阳光下的权力才不容易滋生腐败。

其次是权利的高度集中必然腐败。一个人欲望无节制的膨胀是可怕的,而这种膨胀的欲望如果在一个权力得不到制约的人身上实现,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为什么现在的人热衷于公务员考试,除了铁饭碗的诱惑之外,更多的恐怕还是能够满足人们对权力欲望的渴求。尤其是在目前的体制下,很多人对权力的欲望不亚于苍蝇对粪便的垂涎三尺。书中所描述的市长、常务副市长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一些项目的决策等,无疑是权力斗争的很好诠释。弊端的体制会产生权利高度集中,导致怪胎的决策。这在目前的官场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大家对于决策中一把手的“指鹿为马”也就见怪不怪,但凡有还原鹿者,不是下场凄惨,就是岗位不保。相安无事,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平安守着铁饭碗,说不定还有其他好处就成了绝大部分官员的处事准则。真正为老百姓说话的官员是很难在官场上吃得开的,而绝对的权力几乎不可能收到约束。

第三是贪官养情妇俨然成为腐败的一条定律。所有的贪官,几乎都养有不同数量的情妇,这要根据贪官们的身体情况而定。饱暖思淫欲,也难怪,现在的贪官们哪个不是早早的步入超小康生活水平了?有这么好的物质生活,再加上手中的权力,一般的官员可以轻易获得年龄靓丽女子们的芳心,这可能也是生活需要。洁身自好的领导可能不会去主动寻花问柳,但是也很难以抵挡利益集团所派出的“西施貂蝉”们的软磨硬泡,毕竟当今社会的柳下惠应该是绝种了。从本性的角度考虑贪官的保养情妇似乎也就合情合理。

  第四是官场的“潜规则”值得深思错综复杂中国的官场错综复杂,即使是朝代的更替也没能改变这个特点。无休止的口号,冠冕堂皇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这些特点也没有改变。钱、权、色的交易,不透明的监督,还有说不清、道不尽的官场潜规则。官场是个很神秘的江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围城,不深入其中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关于官场的潜规则,是个虚无缥缈又确实存在的东西,没有人承认,没有文件规定,但事实存在。只要深入其中,感觉就逃不过这些规则的安排。一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应该是自古有之的俗语,意思就是每换一个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下属的负责人都会重新换一次。几乎每次新领导上任,单位必有一次人事变动,就是这个规则的最好明证。所以,在官场中和领导的距离要注意远近,跟领导走得太近了不行,离得太远也不行。跟得太近了会被认为是某领导的人,一旦老领导走新领导来,肯定不受待见,撤换也就是正常的了。当然,离得太远也不行,不受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只会好处永远得不到,坏事却少不了,辛苦半天永远干不出成绩。二是越大的领导越正确。不要试图和领导辨明是非,话语权永远掌控在实力更强大的人手上。当然,这里并不是要说明领导真的永远是对的,也不是要对领导的话语盲从。而是要说明的是,定调的事最终都在领导手里,而是一直在更高的领导手里。为什么基层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前一个领导来指示这项工作该这样做,后一个更大的领导来之后,可能立即推翻,重新确定方向。所以,谁最大听谁的是个抓落实的好方式。三是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在真正的工作安排中,多数领导要的都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汇报工作时用简答题,请示问题用选择题,别拖拖拉拉地把所有过程都汇报清楚,捡重要的节点过程向领导汇报就行,小问题也不要去找领导解决,这只会让领导认为你没有能力。

第五是坚守做人的底线。官场知识分子有着“两面性”:一方面有理想,想做一番事业,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自毁前程,同流合污。他们为了往上爬不敢直面腐败,只好明哲保身。往往腐败连串”后,官场好长一段时间有时会出现“不作为”,礼不收了,脸好看了,事也不办了。因为“腐败连串”涉及到了相当多的私营企业,导致这些企业现在办事难上加难,因为官员把私营企业当成拖自己下水的炮弹。我只想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其身不正,你怪谁!自己做人没底线,你又怪谁?”只能说,素质的低劣是导致腐败的道德根源。“一颗又一颗政治新星蜕变了,腐败了,陨落了。靠个人的修养能不能避免贪腐案的发生呢?” 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 胡长清、成克杰、远华案、慕马案,近几年陆续曝光的高官大案,可说是在诸多方面“刷新”了贪官们所创下的“纪录”。 

    作为计划经济下的产物,驻京办亦官亦商,他发挥着地方政府获取资源的重要作用,也发挥着作为企业的职能,同时还承担着人治环境下的一些个人需求的满足。在很多时候不论事情办得好不是工作合理不合理,而是各方权益平衡恰当不恰当。《驻京办主任》这是一部真是让人爱不释手的书,洋洋洒洒几百万字,却是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含义,字字千金让人觉得弥足珍贵,更阐明了法治社会一日不健全,腐败就会永远存在。 

 

 

之美

淮安区老科协财经分会 赵长宝

 

     秋天真美让人沉醉。领略了梅花的芳香,享受了初春情趣,讨教了盛夏的豪华,是时候沉醉于秋天的韵味了。“秋风扫落叶,五谷见飘香”,秋,真是一位好姑娘。秋景让我陶醉,让我心醉神迷……

     悄悄地,悄悄地,秋天来了,秋姑娘的脚步近了,近了。她为人们驱散了夏日的炎热,带来了她特有的凉爽,同时也为人们带来了累累的硕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这个季节的田野和果园里最好看,处处都是硕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品味秋天,品味着秋天的丰收味道。

 走进了田野里。放眼望去,满是金黄的稻子,一阵风吹来,稻子们向我点点头,招招手,告诉我秋天的到来。旁边的高粱也都涨红了小脸,低着头,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小姑娘,害羞地站在那儿。走在田间的小路上,抬头望着高高的天空,便体会到秋高气爽的含义;一阵阵秋风扑面而来,使人感觉心旷神怡。秋天在广阔的田野里。

走进了果园里。秋风所到之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红彤彤的苹果了,她真像是一个可爱的姑娘。不远处,便是黄澄澄的大鸭梨了,他们有的害了羞,躲在枝叶的后面,和我玩捉迷藏;有的则大大方方地站了出来,向人们炫耀他那优美的姿态。躲在最后的,就是这火红火红的石榴了,看把他们高兴的,个个都笑开了嘴,露出了珍珠般晶莹剔透的牙齿,让人见了馋延欲滴。秋天在五颜六色的果园里。

秋天一天天的深了。小河不再喧闹,而是寂默的流淌,变得更加清澈。水中那些残留而没有经过秋风的水草,还是依然的碧绿。天空传来大雁低吟的鸣叫,整齐的雁阵又一次从熟悉的天空滑过。

  人们的目光跟着秋天闪亮,心境随着秋天激怀高远,像秋天的长空一般明朗,像秋天的果实一般饱满,像秋天的河水一般清澈,像秋天的神韵一般绚烂。

  秋天正迎接季节赶路,风风火火的,充实丰盈。让人真切听到田野上的丰收欢笑声,还有劳动者忙碌的身影,那是勤劳的人们在绘制一幅装帧秋天的风景画……

  秋天是世界上一阕永恒的诗篇,秋天是人间一幅斑斓多彩的风景画,秋天更是一年生活无尽福祉的向往。

秋天贵在细品:富贵而不张扬,华贵而不庸俗,美丽而不粗俗,大方而不做作,温顺而不附和,火热而不冲动!稳重,圆融,亲切,随和的秋天,从古至今,人们都津津乐道;融入其温和善良的体温,随着其优雅舒缓的节奏舞动这个季节,品味其宽厚仁德的风范!

秋天匆匆的来了,对于复始更替的季节而言,秋天不只是一个匆匆的过客。然而,物华秋实,万物充盈,审视秋天的高度多像我们的人生。对于懦弱的人,秋天确意味着啸肃,但对于一个勤劳的人,秋天则是不尽的收获,而对于一个智慧的人,秋天却是来年期盼的希望。

     秋天真美啊!美在田野,美在果园,美在人们丰收的喜悦里——那是用汗水浇出的累累硕果啊!敢问?如此美景,怎能不使人沉醉呢?

 

 

 

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突出“四个用”

淮安区老科协财经分会 赵长宝

 

“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 广大党员干部包括老科协工作者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带头做到真学真信、学深悟透,对标看齐、知行合一,在新征程上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学习二十大,重在用心,贵在在用情,关键在用力。

首先重在用心学。用心“学”,学好原文、学出忠诚。党的二十大深刻洞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科学分析了新的战略机遇、战略任务、战略阶段、战略要求、战略环境,擘画了“强国蓝图”、明确了“前进目标”,吹响了奋进新征程、共圆“中国梦”的进军号角。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真学真信,坚持逐字逐句、原原本本地学,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地学,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更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特别是要带头真信真用,筑牢政治忠诚,更加坚定自觉地忠诚核心、维护核心、拥戴核心,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

其次贵在用脑悟。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的号角二十大精神概括为 “博”“大”“精”“深”。第一是“博”:一是博聚众智,明晰主题。大会审议通过了一份特别的“五年总结、十年的伟大变革”——《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精准的语言,通俗的表述、通达的意境,对主题进行了高度提炼、准确概括,用“3件大事”总结党的十年奋斗重大成就和重大现实及深远历史经验意义何在?同时还总结了8个历史性成就、8大历史性变革意义等,她是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并在新时代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二是博采众长,明确主线。贯穿报告的一条主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逻辑地展现并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新时代“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三是博合众意,明示主旨。大会集中代表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愿望,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因此,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让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第二是 “大”:一是大气磅礴。大手笔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完成5使命任务,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5个重大原则,党从新的实践和时代特征出发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发展战略、政治保证、祖国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二是大道直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必须增强“四个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是“精”:一是精彩纷呈。党的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是可圈可点、可歌可颂、波澜壮阔、精彩纷呈的。在这十年中,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二是精神饱满。“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来完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事关重大。惟有“精神饱满”,方能“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三是精确总结。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地总结了党的十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从一个中心任务、“两步走”战略安排、三个“务必”、五个“必由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第四是“深”:一是深邃的思想,展现了理论魅力。思想是政党的灵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要义、党的建设的宏大进程、国家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提炼的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这一闪耀着真理光辉的新思想,引领着全党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二是深刻的论述,展现了实践魅力。报告从党的建设到民生事业,从深化改革到推动发展,从健全民主到完善法治,从思想引领到繁荣文化,从维护安全到实现强军,从大国外交到大党治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和管党治党新境界,引领我们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中领会“新思想”,在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中把握“新判断”,在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中落实“新方略”,在由世界边缘走近世界中心的转变中实施“新战略”,在向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转变中提升“新本领”,解决新矛盾,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辉煌。三是深远的意义,展现了时代魅力。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二十大报告是前进的号角!伟大复兴的目标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艰苦铸就的辉煌铺出前进的道路,坚持党的领导勇毅前行是我们不变的信念。

再次实在用情用情“讲”,讲透道理、讲出感情。古人讲,“惟以己先明,能使人知;惟以己先明,方使彼晓。”党的二十大报告系统全面、理论性强,一味地照本宣科、“高深晦涩”式解读,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导致群众不理解、更不买账。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用群众听得懂、能接受的语言“搞宣讲”,更多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深入解读,真正做到既严谨又生动、既准确又鲜活,不断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特别是要用好融媒体传播手段,采取重要论述综述、评论理论文章、H5融媒体产品等多种方式,推出更多有分量、有影响的理论宣传精品,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天天见、天天新、天天深。

最后关键在用力用力“做”,做实任务、做出成效。“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我们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必须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苦干实干、担当作为,以上率下、奋勇攻坚,真正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对标看齐、找准前行方位,制定好贯彻落实的任务书、路线图和时间表,一步一个脚印把报告绘制的宏伟蓝图细化为“施工图”、转化成“实景图”,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喜看城乡生活巨变

淮安区老科协  赵长宝

 

经济蓬勃发展,社会事业蒸蒸日上,都离不开改革开放好政策的强大支撑。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城乡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越美的实践证明了一个道理:改革是发展的最大动力,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作为一名60年代基层财政人见证了淮安区改革开放40多年城乡巨变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社会事业和财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衣食住行和生活环境变化都是翻天覆地。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记忆,特别是起生活的改善,每个人都会说“现在的政策真正好,我们的生活比蜜甜”,假如对自已生活来一次回眸,都能见证新时代、新气象、新变化。

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对比,那可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穿的衣服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穿小了穿旧了,随时可以买。计划经济时期是凭证供应的年代,一年最多能添置上两件新衣服,还是一般的平布,如果兄弟姐妹比较多家庭,只有老大才能有穿新衣服的份,弟弟妹妹总是穿他们剩下的衣服,就是俗称“新老大,旧老二,补补缝缝给老三”。在当时“过年穿新衣”的期盼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愿望,如果能在没有过年就穿上新衣裳,被同学们羡慕的那种满足和得意,现在的年轻人是不能理解的,更不要说现在的阳光少年们每个至少都有多套样式和布料很好且四季分明的衣物了。当时结婚必须要三转一响一咔嚓分别是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录机和照相机。“如果结婚时,这五样东西配齐了那就非常有面子了。那时候,谁家要是有一辆自行车,那可真是‘稀世珍宝’,可不能轻易借给别人。没车的人出门都得靠双脚步行走着去。

听老一辈人说,当时城里的食品供应更是让他们难忘,买肉凭票是自然的,但绝对没有挑肥选瘦的份儿,还得排上拥挤不堪的长队,并要担心轮到自己时还有没有货物可以买到。因为争购食品引起大人们吵闹甚至是相互抓扯让孩子们惊恐不已。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物资极度匮乏,一块糖或一个烧饼,甚至是地里长的红署都是分享的零食,当时津津有味的吃相一点不逊于现在孩子们吃到最新上市食品时的兴奋程度。

    以前我家住乡下的房子是土坯房,只有两间。房子里有昏暗又潮湿,一到晚上,因为舍不得点灯,所以伸手不见五指。以前,许多家庭的住房都向我家一样,有的只有一间,几乎相同的布局就是用两条板凳一个床板搭成一张床,再有一个大木箱放在床头边,床把屋子隔成了两间,床的前面是客厅兼饭厅,那时家里来了客人只能以床入座,条件好的能备上几个木凳和吃饭用的小桌子;孩子多的家庭还得设计成上下铺,而床后面就是储藏室。现在,条件好了,我住上了三室一厅,有了自己的独立王国,兴奋不言而喻。

还有通信工具变化,过去写信不仅要用钢笔一笔一画地去写,草稿写好后还要重新抄一遍,再贴上8分钱的邮票跑到邮局去投寄,一封信来回要十天左右,现在坐在家里就能敲打键盘发邮件,而且几分钟就能收到,速度快了很多。八十年代用的是手摇式电话,每次需要联系时头疼不已,且不说先要接通邮电局的接线员,再转接某个地方或某个单位,倘若对方是信号不太好,还得打上好几次电话,有时甚至得呼叫上一天才能接通。九十年代初,BP机是身份的象征,一般人是买不起的,那时腰间别着BP机,比现在开一辆高档轿车更令人羡慕,传呼信号随时呼叫,每每发出叫声,还要故意装作听不见,让它多响几声,有的人为了引起别人的注目,自己的BP机不响,还设法把它弄响,显摆一下。那时年轻人都会很骄傲地说一句“有事您Call我”,持有者的那份自豪,不言而喻。到了千禧之年,大哥大又成了身份的象征,持有者不仅要用上与自己身高不成比例的嗓音大喊,还得夹杂着地方语同时进行,才觉得在人面前显摆。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打电话也不再要总机来转,直接拨号就能接通,大哥大变成bp机、bp机换成了手机,每一个人手里都有不止一个手机,无论走到哪里都与对方近在咫尺,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有的家里还装了电脑,只有打开网络,就能和远方的亲人用QQ号或视频聊天,那才叫真正的爽!

过去,城里人是靠租房子住,时刻要搬家。后来政府实行经济适用房政策,才总算有了自己的“窝”,而且还有卫生间,再也不用跑公共厕所和公共澡堂了。过去在老百姓说“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向往的生活,手表、自行车都是好东西,如今己不再稀罕了物资。

过去的路是沙子路,“睛天一块铜,雨天一包脓”,出行很不方便,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现在汽车直接开到家门口,无论晴天雨天,出行都相当方便。如今公路都变成水泥路或者沥青路,环境污染大大改变;过去拖拉机变成了大货车,自行车变成了电动车,吉普车变成了桑塔纳。“你可知道,小车子从过去来说,那是县里干部才能拥有的东西,现在好一点的家庭都有了。

这些年,农村也发生了日新月异变化,环境越来越美,大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过去在农村可以看到茅草屋,如今都变成了砖瓦房,有的盖起了小洋楼,茅草屋几乎成了历史电视剧里的镜头。村背垃圾遍地的小树林成了休闲小广场,过去各种生活垃圾随意堆放,路人经过时无不掩鼻绕行,逢下雨更是污水横流,现在一到晚上,大家都喜欢到小广场来坐一坐,唠唠家常。家家户户通了自来水,挑水打水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村里所有主干道路都安装了路灯,晚上再也不用摸黑出行。养老和看病,对农村人来说一直是个老大难,可如今,有了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农合,养老不用愁,看病少花钱。我的堂兄弟告诉我说:“我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到去年10月份,正好满60周岁,可以领退休工资了,每月工资500多元,村里像我这样的有薪一族有好几十人呢。前年,我不小心摔伤了脚,到大医院治疗一共花了2000多元,可光新农合就给报销了2000多元,要不是有了新农合,我哪敢上大医院去看病呢”。除了这些,娃娃们读书免学费,老年人享受免费体检,农机、种粮、家电等各种补贴,哪一样不是党和国家惠民的好政策?要没有这些好政策,我们的生活哪能这么幸福。这一切,我们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多少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的事,现在全部实现了。社会的发展变迁着实印证了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带来新变化

几十年间的种种变化让我感慨多多,而自己经历的只是十多亿国人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缩影。几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我们生活在如此美好的黄金时代,这种幸福和安定和谐的局面也需要我们倍加珍惜和维护,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奋斗,伟大祖国将会越来越富裕、民主、和谐、稳定,人民生活也将会越来越美好。

现在的生活和以前对比,那可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穿的衣服各式各样,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穿小了穿旧了,随时可以买。人们吃腻了大鱼大肉,倒怀念起以前的粗茶淡饭。家家户户住的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房间又宽敞又明亮!现在每家每户都有自行车、摩托车,有的还买上了小轿车,走路倒成了健身运动。

  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归功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让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让我们能快乐地享受着改革开放的硕果。我想:拥有如此优越条件的我们应该努力拼搏奋斗,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才会越过越红火。

以百年党史为镜

淮安区老科协  赵长宝

 

面对百年积淀、百年奋斗的恢宏党史,如何将其中的丰厚营养转化为自身的强大能量,是每名党员在这次党史学习教育中必须回答的党性之问。答好这道“必答题”,贵在把自己摆进去,用心体悟既往来路之艰辛,用心省视当下自我之作为,用心思考接续奋斗之进路,在一次次反求诸己的党性追问中磨砺心性、提升境界、增添能量。

深刻领会站富强美的理论逻辑,努力修好“从哪里来”的历史课题。我们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在近代中国最危机的时刻,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从马克思主义中感悟“真理的味道”、汲取信仰的力量,舍身忘死、舍生取义、舍家报国。在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引下,我们党最终带领人民开创历史伟业,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美起来的伟大飞跃。

     通过学习百年党史,回望我们伟大的党走过的百年历程,更加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先进,让人们愈发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与中国的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是一面镜子,它照亮现实,也照亮未来。学习党的历史,了解我们的过去才能看清前进的方向。 100年来,中国社会沧桑巨变。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美起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胜利。从1921年至今,她从五十几个人发展到今天八千多万亲爱的党员,成为世界上最大政党。回顾历史,我亲爱的党经历了沧桑,经历了初创时的艰难,我们亲爱的党挽救了国家和民族兴亡,建立了民主和平的方针、政策,无数的共产党员在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指导下,经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又经历了社会主义的改造和建设,文化革命、改革开放,同时,确定了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往开来、前赴后继,历经艰辛,我亲爱的党始终同全国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与中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美起来,即:从贫困走向富裕,从富裕走向富强美丽,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准确把握慎终如始的价值逻辑,全力答好“为谁而来”的新时代命题。习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通过党史学习可以使人们深深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一个百年大党,能够不断地修正前进的方向,“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绝不是一句空谈,党的发展历史,始终坚持的就是为广大人民谋利益、谋幸福,而不是某个阶层、某一部分人的利益。这是区别其他政党、团体最大的不同点,且始终坚持,因此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从“延安整风”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许多风雨,但是总能在危机时刻全党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然后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我相信,在性的历史阶段,我们的党必然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创造出显得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亲爱的党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我们亲爱的党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始终坚持走强军强国之路,两弹一星升空,港澳顺利回归,三峡工程惊世界,西气东输贯长虹,南水北调众人夸,神舟飞船问苍天,谁主沉浮。奥运盛会成功举办,辽宁战舰显神威。抗疫地震天灾挡不住,众志成城意志坚。高速、地铁、高铁,四通八达,粮食年年丰收,农民住进了新农村,生活富裕奔小康;读书不要钱,看病都报销,老有所依,老有所保,老人晚年乐呵呵。企业职工工资年年增加,待遇逐年提高,人民生活如芝麻开化节节高。

正确理解与时俱进的实践逻辑,着力做好“继往开来”的发展考题。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当前,我们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需要我们从党的百年历史中获得启迪,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精神谱系中汲取营养。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忆亲爱的党的光辉成绩,更重要的是着眼未来。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一定要立足本职工作,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遵守单位的规章制度,完成各项任务,积极工作,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邓小平理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践行群众路线和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清社会发展规律和共产亲爱的党人的历史责任,坚持亲爱的党的领导,听从亲爱的党的指挥,亲爱的党叫干啥就干啥,自觉贯彻亲爱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亲爱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特别是大是大非面前要提高政治敏感性—和识别力,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任何时候都不能与亲爱的党离心离德。只有勤勤恳恳为亲爱的党的事业努力奋斗,才能为亲爱的党旗增光添彩!

我出生在上世纪60年代,一路走来,亲身感受和见证了我国经济、社会、国防和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发展变化,从心底里为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美起来感到自豪和骄傲,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又赶上新时代而庆幸。30多年来,我从一名普通的基层预算会计成长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现退休为老科协事业服务。我认识到,我们的工作并不只是“收收支支,记记算算”,只要钻研业务,敬业爱岗,我们的收收支支就会保证本地区国民经济运行的通畅,我们手中的账簿就会让阿拉伯数字变成美妙的音符,奏出新时代的乐章。

 

 

由《驻京办主任》想到的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老科协  赵长宝

 

《驻京办主任》是一本由王晓方著作,小说主要通过对东州市政府驻京办主任丁能通的深入刻画,层层揭开驻京办的神秘面纱,塑造了一批以市委副书记李为民为代表具有高尚政治品格和政治智慧的政治家形象。讲述了市长肖鸿林,常务副市长贾朝轩从改革精英蜕变为腐败分子的罪恶过程,生动刻画了深处政治漩涡的丁能通及诡谲圆滑又精明干练的人物性格……《驻京办主任》系列就是汩汩而出的清泉,夏读清冽醒世,冬读温润凝神,剑锋所指,快意春秋。作为一名基层财政人,在落实中央及财政部党组廉洁文化建设精神之际,再次捧读王晓方同志著作《驻京办主任》,重读此文,依旧深受教育和启发,虽然读得很快且记住的内容也不多,但我读完后还是有一些感想:

首先是驻京办,腐败的中转站。各地驻京办成立之初,也确实发挥了一些作用,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维稳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驻京办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机构,是属于那个部门,那个机关呢!在天子脚下,有这么一群人,在现代我们称之为“公关”,他们上交权臣,下探消息。往往中央政府有什么政治主张和方案,他们能够第一时间送回给自己的主子。驻京办这个畸形的部门,在现代社会讲究法制的天空下,显得格格不入。他们是商人,官员,公关人员。各个地方都有驻京办,工作职能多种多样,有的负责关注中央文件,有的负责招商引资,更有的专门拦截“上访者”。

书中很客观也很大胆的提出了驻京办的职责已经演变成了跑“部”“钱”进,驻京办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称为“蛀京办”。官员的迎来送往、地方政府的跑步前进、形形色色的钱权色的交易在这里一览无遗。人心不可测,人情不好认,与人打交道无章可循,无理可学。从某些程度上讲,驻京办就是腐败的中转站。这里面有多少黑幕只有当事人心里最清楚。书里面还提到驻京办应该转变职能,解决进京民工在北京遇到的问题。

读了《驻京办主任》一书,我感觉作者对重要的事情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而没有做实质性的描述,这可能源于社会的和压力,这种原因也可以理解,毕竟在目前这种体制下,能够出版这样的一本书也可以说是突破了一点禁忌。尽管如此,还是能够感觉到有一缕新鲜的空气从身旁吹过,但愿以后批判现实的书越来越多,因为暴露在阳光下的权力才不容易滋生腐败。

其次是权利的高度集中必然腐败。一个人欲望无节制的膨胀是可怕的,而这种膨胀的欲望如果在一个权力得不到制约的人身上实现,那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为什么现在的人热衷于公务员考试,除了铁饭碗的诱惑之外,更多的恐怕还是能够满足人们对权力欲望的渴求。尤其是在目前的体制下,很多人对权力的欲望不亚于苍蝇对粪便的垂涎三尺。书中所描述的市长、常务副市长之间的明争暗斗,以及一些项目的决策等,无疑是权力斗争的很好诠释。弊端的体制会产生权利高度集中,导致怪胎的决策。这在目前的官场已经习以为常。因此,大家对于决策中一把手的“指鹿为马”也就见怪不怪,但凡有还原鹿者,不是下场凄惨,就是岗位不保。相安无事,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平安守着铁饭碗,说不定还有其他好处就成了绝大部分官员的处事准则。真正为老百姓说话的官员是很难在官场上吃得开的,而绝对的权力几乎不可能收到约束。

第三是贪官养情妇俨然成为腐败的一条定律。所有的贪官,几乎都养有不同数量的情妇,这要根据贪官们的身体情况而定。饱暖思淫欲,也难怪,现在的贪官们哪个不是早早的步入超小康生活水平了?有这么好的物质生活,再加上手中的权力,一般的官员可以轻易获得年龄靓丽女子们的芳心,这可能也是生活需要。洁身自好的领导可能不会去主动寻花问柳,但是也很难以抵挡利益集团所派出的“西施貂蝉”们的软磨硬泡,毕竟当今社会的柳下惠应该是绝种了。从本性的角度考虑贪官的保养情妇似乎也就合情合理。

  第四是官场的“潜规则”值得深思错综复杂中国的官场错综复杂,即使是朝代的更替也没能改变这个特点。无休止的口号,冠冕堂皇的权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社会这些特点也没有改变。钱、权、色的交易,不透明的监督,还有说不清、道不尽的官场潜规则。官场是个很神秘的江湖,也是个不折不扣的围城,不深入其中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关于官场的潜规则,是个虚无缥缈又确实存在的东西,没有人承认,没有文件规定,但事实存在。只要深入其中,感觉就逃不过这些规则的安排。一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应该是自古有之的俗语,意思就是每换一个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下属的负责人都会重新换一次。几乎每次新领导上任,单位必有一次人事变动,就是这个规则的最好明证。所以,在官场中和领导的距离要注意远近,跟领导走得太近了不行,离得太远也不行。跟得太近了会被认为是某领导的人,一旦老领导走新领导来,肯定不受待见,撤换也就是正常的了。当然,离得太远也不行,不受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只会好处永远得不到,坏事却少不了,辛苦半天永远干不出成绩。二是越大的领导越正确不要试图和领导辨明是非,话语权永远掌控在实力更强大的人手上。当然,这里并不是要说明领导真的永远是对的,也不是要对领导的话语盲从。而是要说明的是,定调的事最终都在领导手里,而是一直在更高的领导手里。为什么基层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前一个领导来指示这项工作该这样做,后一个更大的领导来之后,可能立即推翻,重新确定方向。所以,谁最大听谁的是个抓落实的好方式。三是摆平就是水平,搞定就是稳定。在真正的工作安排中,多数领导要的都是结果,而不是过程。因此,汇报工作时用简答题,请示问题用选择题,别拖拖拉拉地把所有过程都汇报清楚,捡重要的节点过程向领导汇报就行,小问题也不要去找领导解决,这只会让领导认为你没有能力。

第五是坚守做人的底线。官场知识分子有着“两面性”:一方面有理想,想做一番事业,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意自毁前程,同流合污。他们为了往上爬不敢直面腐败,只好明哲保身。往往腐败连串”后,官场好长一段时间有时会出现“不作为”,礼不收了,脸好看了,事也不办了。因为“腐败连串”涉及到了相当多的私营企业,导致这些企业现在办事难上加难,因为官员把私营企业当成拖自己下水的炮弹。我只想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其身不正,你怪谁!自己做人没底线,你又怪谁?”只能说,素质的低劣是导致腐败的道德根源。一颗又一颗政治新星蜕变了,腐败了,陨落了。靠个人的修养能不能避免贪腐案的发生呢? 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 胡长清、成克杰、远华案、慕马案,近几年陆续曝光的高官大案,可说是在诸多方面“刷新”了贪官们所创下的“纪录”。 

    作为计划经济下的产物,驻京办亦官亦商,他发挥着地方政府获取资源的重要作用,也发挥着作为企业的职能,同时还承担着人治环境下的一些个人需求的满足。在很多时候不论事情办得好不是工作合理不合理,而是各方权益平衡恰当不恰当。《驻京办主任》这是一部真是让人爱不释手的书,洋洋洒洒几百万字,却是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含义,字字千金让人觉得弥足珍贵,更阐明了法治社会一日不健全,腐败就会永远存在。  

中秋月儿圆

淮安区老科协 赵长宝

    

“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夜,月儿圆,家家户户庆团圆。中秋节又名仲秋节,也叫团圆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中秋,家人团聚,一起吃团圆饭,品尝美味的月饼;晚饭后去江边赏月,小孩提着点燃蜡烛的灯笼,有的人手里挥舞着荧光棒,在户外赏玩,好不热闹。各地文化馆会举办一系列的欢庆活动,最典型的就是猜灯谜。

 花好月圆人团圆”。儿时每到中秋节晚上,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望者那金灿灿、油酥酥的月饼,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妈妈看者我那贪婪的目光,就先给我切了一小块,我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

  今晚的夜,浓浓的,刚到七点,天空就铺上了一块乌黑的大布。月亮就像一位羞答答的少女,被云层遮住了洁白的脸庞,散发出皎洁的光芒。啊!出来了!就在八点多时,月亮从云层中缓缓地移动者,终于,露出了它那美丽而又神圣的脸。月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月亮周围有几颗疏疏的星儿,时而能听到鞭炮的响声。

  “每逢佳节倍思亲”。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晚上吃饭时,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使人既饱眼福,又饱口福。晚上吃完饭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有说有笑,到处洋溢者节日的气氛。

“花好月圆人团圆”。晚上,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令人垂涎三尺的月饼。望者那金灿灿、油酥酥的月饼,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妈妈看者我那贪婪的目光,就先给我切了一小块,我毫不客气地吃了起来。

月饼,又称月团、丰收饼、团圆饼等,是中国的汉族传统美食之一。吃月饼是中秋佳节的一个传统习俗。在我们老家曾广为流传这么一首民谣:“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赏月吃饼喝美酒,合家欢聚乐无边。”据传,月饼曾经历了从简朴甜饼到精美糕点的发展过程。月饼最初是用来奉祭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吃月饼结合在一起,因为圆月与月饼均为圆形,所以象征着合家团圆、欢乐幸福。团圆、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等,那是非常完整的“中秋盛事”,一个也不能少,即使是特别困难的家庭,在中秋节也都是要想办法“吃月饼”的。与此同时, 月饼的质量、花色品种都有新的发展,而且在月饼或包装上还制作了“嫦娥奔月”、“团团圆圆”以及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不仅是节令食品,同时也有了艺术特点。

  我多么想到月亮上去啊!多么想去陪嫦娥解闷,多么想去逗逗那可爱的玉兔;我多么想借助大雁的翅膀,多么想搭起一座“星星桥”。

吃完月饼后,这个团圆饭就算吃完了。“身在异乡为异客”,那些中秋节不能回家乡的人,看者别人在家里幸福美满的过团圆节,心理的滋味一定不好受。该放鞭炮了!我在门外看者那美丽的烟花,好象看到了嫦娥正在对我笑呢!一声声震耳欲聋的鞭响,使我不禁捂起了耳朵。哦!美丽的月亮,我永远爱你!是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转眼又是一年月将圆时,回忆起儿时过中秋的趣事仍记忆犹新、情景历历在目,品着甜美的月饼,真的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节气息,回味无穷。

     儿时的中秋,烙在心底的中秋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