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父亲的风范

淮安区 邱家均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这是″老人节",使我联想到父亲邱继永虽是普通的农民,但父亲一生以“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自律,他待人谦恭,与世无争,在人间尘嚣中永葆气定神闲的坦然姿态,他总是以“淡泊明志,宁敬致远”自勉,他一生人际关系十分和谐,待人十分宽厚,与人为善。

“与人为善,仁厚以行”,是父亲一辈的人生准则所为。记得我们上小学的时候,一天放学刚踏入家门,发现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老人正在我们家邻桌上吃饭。父亲让我们跟这位老人打个招呼,我们却一声不吭地扭头离开了。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位老人是个乞丐。父亲在离我们家不远的地方发现他时,老人已经饿得走不动了,于是,父亲把这位老人搀扶回家,不仅请他吃饭,临走时还送他几件旧的衣服,并从条台底下拿几斤茨菇给他回去吃。

“与人为善,仁厚以行”,是父亲一生的人生境界。父亲之行为,就像一盏明灯,指明了我们后辈人生轨迹的前进方向。他针对我们后来有年轻气盛,遇事欠冷静的不够,时常用历史的典故来启发教育我们。父亲在面对左邻右舍的个别小人的不义之举,淡然处之,不予理会,始终坚守着他特有的品格。记不得谁曾说过这样的话:“人格高尚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一颗心宽容。”我们以为,当一颗心流血时,依然保持着一份宽容的时候,他的人生境界几近老子“上善若水”的高度,而我们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

他老人家生长在旧社会,一辈子终生辛苦勤劳,可以说,吃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记事中我们最深刻的印象,父亲带着我们去田间劳作的情景,我们就坐在田埂上看看、玩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没有挣钱的门路,只有多挣工分,父亲选择了又苦又累的罱泥、拉犁以及木工等农活,我们在中午时和大人们一样喝稀饭。听妈妈对我们讲,因为父亲操劳过度和营养不良,他不到四十岁时,父亲就得了夜盲症。妈妈说:唯一的补充营养就是水乡长的茨菇,家里经常用茨菇擦粉,供他补身体,是茨菇帮助父亲眼睛的夜盲症有所好转。那时夜盲症严重时,一到傍晚就看不清东西,每天日落后,都需要人搀扶回来。他老人家回家后,也得不到很好的的休息,还在那昏暗的小煤油灯光下,坐在屋里一片空地上编织草鞋,有时还编织柳筐以供家用,那时天气特别冷,他的手脚因常年劳作露着一道道血口。就这样,在这苦难煎熬的岁月,记录着他老人家辛苦劳累的足迹。

父亲教我们待人心好,不能伤害别人。小时候,父亲经常给我们讲坏人恶人没有好死的故事,父亲心地非常善良,待人特别热情,都是宁可自己吃点苦,吃点亏。家里有时揭不开锅,只要来亲戚,就是借也要热情接待来客。他常说:“过日子不能不省,来人不能不招待。”他尽管性格爽直,但从不计仇,曾把打骂过他的人无私支援给予粮食,撑农家小船行八、九里水路送到医院看病。在我们自己过了花甲之年,回首往事,在任何单位,任何地方,我们都与人为善,并资助过一些有困难的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们在领导岗位上的幸福指数。而这些都源自于父亲的教诲。

父亲教我们吃苦,要有一技之长。当时我们年纪虽然很小,但看到父辈们为了解决家庭老小的温饱,非常艰辛,敏感的我们不禁对自己将来能否担当起养家糊口的男人责任心有疑虑。父亲经常跟我们讲,人必须有一技之长,要有吃饭的家伙。由此,我们从幼年时就学会了编芦苇席、编柳筐、种蔬菜、学割麦、割柴、捞水草,踩茨菇,书包一放,就下地干活去了。

父亲教我们读书做人,不再像他那样做睁眼瞎子。当年学校每周一次作文,只能在上学的路上打好腹稿,到教室里一气呵成,一次成文,为日后如何写材料奠定了基础。工作以后,我们牢记他老人家的话,没日没夜的学习、工作,并在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总结思考,有一点心得体会就记下来。特别是走上行政岗位以后,由于接触到新的工作内容,靠勤奋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能胜任新岗位的管理者的人。

父亲教我们坚强,人穷志不短,把事情做好。父亲常对我们说:“你们男伢子就要像男伢子一样,人什么都能软,骨头不能软,让我们从小就养成了坚强的性格。”四弟腿残疾,他做到身残志不残。家均兄不到九岁的时候,有一年夏天,不小心一碗热粥倒在我右大腿部位,全是泡,当时又没有什么钱拿去看病,只能用盐水清毒,在这种疼痛难忍的情况下,家均兄咬着牙关,没有哭出声来。父亲的性格教育和影响我们一辈子。父爱如山,一言难尽。记得在一九六三年冬天,家均兄去当兵,母亲见儿远行,依依不舍在家流泪,父亲见家均没把手套带走,就步行十多里将手套送到公社(镇)给他,父亲不停地用那双异常粗糙的手摸着我穿在身上那套崭新的军装,竟留下了泪水,那是家均兄第一次见到父亲流泪。至今他还记得父亲饱含深情对他说:“要上进,任何时候都要把部队里的事情做好;要知足,任何时候都要珍惜部队的好日子;要厚道,任何时候都要做好事、做善事;要当心,任何时候,在部队都要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学习,站稳脚跟……”车子开动了,父亲边跑边流泪,追了很远。这一切使我们联想到小时候,读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文章,父亲的形象、父亲的风范就是那个亦步亦稳,渐行渐远的背影,也使我们读懂了父亲……,父亲的疼爱和宠眷,千里万里嘱托和牵挂,期盼儿女成长成材,是我们兄弟永远铭记在心,并且将会天长地久地伴随着我们。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岁月无声去,光阴似箭飞。父亲西行已五十周年,音容宛在;先辈已去,气息长尚存。可以说,多年以来,父亲的言行、亲切教诲,尤其是他的“与人为善、仁厚以行”的高尚人格、崇高的品德,一直是我们兄弟、姐妹的精神砥砺和寄托。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