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老科协 王忠珍
历史上“洪武赶散”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洪武赶散”纯属明政府强制驱赶行为,所以这方面明代官方史料记载寥若晨星且十分零散,笔者把零散的文字史料和民间广为传说的口碑资料结合起来加上可供佐证的有关氏族家谱来谈这场明代移民。
史称“洪武赶散”或称“洪武移民”(也称“洪蝇赶散”、“红巾赶散”)是明朝初年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一般称作“洪武迁徙”,史称“洪武赶散”。明代从洪武元年〈1370〉到永乐十五年〈1417〉,明政府有18次移民活动,涉及百万之众,分布于18个省市,有1577个姓氏。苏北人的祖先是谁?一些人会毫不犹豫地说:“苏州阊门的。”据《关于一些苏北人的祖先,隐藏着一个谜团》史文介绍说:“洪武三年(1370年),迁苏、松、杭、嘉、湖诸府之民4000余户至临濠垦田。又移江南民14万户于凤阳府。泗州、盱眙,时均属凤阳府,有相当一部分安置于泗州和盱眙。此后百余年中又陆续将江南人民迁徙到淮安府境。”史料证明:江淮人从“洪武赶散”的南边来,从海上的北方来,从顺水而下的黄河来。而苏北人绝大多数是“洪武赶散”的南边来。学者们从语言、口音、成陆史、战争史及人类迁徙规律中,回答了这些无边的问题。
元末战乱之后,朱元璋统一了天下,为了巩固王朝的统治;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使人口均衡,天下太平。明洪武年间,朱元璋采取了移民政策。在苏州,朱元璋责令下列人口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一是富户望族,达20%人口外迁。因防“大族相聚为逆”,结帮派,特别是张士诚统治苏州12年,朱元璋攻城,许多大户帮张士诚阻止朱元璋攻城,攻了10个月才攻下。这些大户首当其冲要迁出。二是张士诚的士兵,这些人多数原籍就是苏北人。三是苏北因战乱、灾荒,丧失劳力,大片土地荒芜,要有人去屯垦。当年如不肯迁出者“拆居烧房,关押驱赶,不顾百姓死活,倒流者重罪”。据《苏州市志》载:在元朝至元27年苏州下属6个县,人口240万,到洪武4年(1371)苏州还剩190万人口,80年减少50万人。
苏北移民为何特别多?苏北地区是现代语,明代苏北指扬州府,淮安府和徐州府。明朝初年,苏州等江南大量移民到苏北一带主要是垦荒或熬盐。现在苏北各地多个大姓家族整理《家谱》多冠以祖上姑苏阊门等江南,或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人。辟开其他地方不说。单说淮安、扬州地方,元朝末年苏北十分荒凉。《元史》载,元代不到百年雨旱灾,两淮八次。连年灾荒加之战乱。元末,反元大起义中,苏北地区是反元义军之一的张士诚之部的崛起之地,也是后来各路割据势力相互兼并的主要战场,在苏北争城夺地的殊死之战时有发生。苏北平原人口大减,户口凋零,田地荒芜,“春泥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经济遭受严重破坏,《明太祖实录》卷五记载,朱元璋攻下扬州,得到的是一座空城;“城中居民仅余18家”,局势平定后,土著居民也仅回升到“四十余户而已”。嘉靖《淮扬志》卷八记载,明初人口流亡,江都仅存火、郝等十八姓;我们淮安府和扬州府一样,受元末20年战争摧残,人口十分凋零。据嘉靖《淮扬志·卷八》记载,战后“淮安仅存槐树李、梅花刘、麦盒王、节孝徐等七家。”这残存的七户人家指的是淮安城中的人口。农村情况可依今天盐城一带为例,民国《盐城县志》卷八记载:“地广衍,湖荡居多而村落少,居室小,民无盖藏”,景象十分凄凉。
朱元璋数次迁徙苏、松、杭、嘉各府之民到苏北各地,而淮安府是重点迁入地。其中一次迁四千户到盐城;一次迁一万户到盐城。当年盐城属淮安府,山阳县和盐城一样,是苏南移民的重点地区。仍以盐城为例,洪武初年盐城只有2.1万人,六年后猛增到6万人,到嘉庆年间增加到14万人,盐城及紧邻的山阳人的祖先大多来自江南。
至今,盐阜地区有几十家姓氏家谱都记载着祖先来自苏州阊门。在盐东洋河岸有一棵7米多高的银杏树,冠盖如伞,至今仍郁郁葱葱。据考证此树树龄已近600年,是苏州城一个张姓人家在“洪武赶散”时从苏州阊门移栽到此的。在宝应县境,氏族中自称为明代初年迁入的几乎达百分之百。据宝应县地方史研究者陈守言在1988年撰写的《宝应史实》记载,时至今日不少人还知道他们祖上来自江南某地。少数人家据说还能与江南老家对上谱。我们淮安东乡车桥、泾口、施河、流均等沿荡圩区的王姓,施姓几乎皆是朱元璋从苏州迁移到盐阜地区人口中的人。当年王、施姓老祖从苏州来时,还带着苏州祖上抄录给他们的《家谱》,有老人(笔者祖父)亲眼目睹过。从明清地图看,靠射阳湖边淮安东乡一直紧靠盐阜地区,所以朱元璋移民到盐城的人口中应该包括射阳湖边的淮安东乡人。
在淮安府的其他州县也有许多氏族祖籍是苏州的说法。如涟水、淮阴望族朱姓,就是明洪武年间整族“奉旨”迁来的。其中一族坐的是包铁头大船,后人在涟水、淮阴“九朱”中以“铁头朱”加以区别。涟水的孙氏、张氏,灌南的汤氏,金湖的70%左右的居民,其先人都为洪武年间从苏南迁来的。灌云县下车乡《戴氏家谱》记的更为具体,明确记载该户族人在明初,由苏州阊门五里十甲,迁来海州定居。据《苏北人祖先是谁》史文说:“相传明正德年间从苏州阊门迁至海州南岭的张氏,其后裔迁至响水双港,从事盐、渔业生产;苏州阊门原迁入山阳新城的王氏,清嘉庆年间其后裔又迁至南河,在此兴集,后更名为王集。”据考证,盐城、淮安、南通东部沿海有许多族人是‘洪武赶散’,迁徙的苏州后裔。”淮安府在黄河以南的县份有盐城、安东(涟水)、山阳、桃源(泗阳)、睢宁等县,假如其人口占淮安府11州县的45%,洪武26年,淮安府人口有632541人;黄河以南县份应有28.5万人左右。其中应有70%为移民,则有移民人口20万。至洪武26年,扬州、淮安、徐州三府移民人口大约已达到71.3万人。移民的主要来源为江南的苏州地区,苏南各县及江西、浙江、徽州和山西。除此,还有军籍移民。洪武年间淮、扬二府境内有扬州、高邮、仪征、淮安、邳州和大河6个卫、计将士33600人,连同军籍家属共10万人左右。如果加上这批军籍人口,洪武年间苏北地区接受各类移民达81.4万,占当时苏北扬、淮、徐三地总人口(含军籍)的近50%。如此众多的人口迁入,为苏北经济恢复、发展提供了基本劳动力资源和人口增殖资源。大规模人口流动,舒缓了城市经济压力,其次戍边垦荒,荒滩变良田,解决黎民温饱,也融合了民族文化,推动了社会进步。
为什么从苏州外迁到苏北的人都说祖先是苏州阊门的?
“阊门”早在春秋时代的公元514年,伍子胥在此相土尝水建造了阖闾大城,即后来的苏州城(姑苏城)。阊门是苏州城的主要城门。随着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后,阊门是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要冲,明清时又是南北货运的集散地。如今仍有南、北、东三个码头。当今许多苏北人家谱中皆云“我们是‘阊门’人”,这是个含糊概念,无当年具体街巷名称。阊门是苏州八门之一,在苏州城的西北,出阊门西行可达枫桥和寒山寺,京杭大运河从枫桥和寒山寺旁穿过,是水路经苏州南来北往的必经之地,是苏州向北去水路的最佳路线,移民要过江,必坐船走这条路。据香港《镜报》1982年第6期曹洪珠先生的史文说《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就是这样带着家人和弟子罗贯中从阊门坐船到兴化安家落户的。
大规模的人员迁徙,官方组织者自然要集中被迁之民,登记造册,编排队伍。由于阊门所处的地理位置,官方很自然地在阊门附近的驿站设局驻员,办理移民的一切公务。旧时寺庙往往又是慈善机构,阊门外除寒山寺还有几座大寺院,也就有条件和可能接待和临时安置来自苏、松等五府之众多的被迁之民。阊门一带自然成为移民的集中之地。他们从阊门码头上船过江,回望故乡,看到最后仍是阊门城楼。阊门成为他们惜别家乡的记忆标志,是移民心目中永远的地理坐标。他们寄居他乡后,不少人回乡不得回,只好把离别阊门时潸然泪下的情景用各种方式留传给后代,聊解思乡之情,天长日久,苏州阊门的故事逐渐丰满,有枝有叶,于是在苏北平原上广为流传下来了。我们淮安东乡车桥镇王氏一代又一代传说着他们的老祖在某年还曾经去苏州阊门拜访过王氏族人,笔者亲耳所闻。
移民到苏北后大都是“插草为标,占地为民”。沿海地区有人为灶区(盐区)人,主要是煎盐;芦苇荒滩处(如淮安东乡我们王姓移民)则先半渔半农,并一直在不停地围荡垦田种粮。直到清朝,沿海沿荡区域移民有相应的围荡造田优惠政策后,移民于湖荡滩区的淮安东乡王姓施姓等族人以及广大的苏北人,垦荒造田生产积极性得以极大提高,逐渐有了安身立命之所。
岁月苍桑,人世浩茫,几百年后阊门来的我们王氏施氏及其他各地淮安人后裔逐渐淡忘了苏州始祖,当年因文化落后,无人记录移民历史和现实,以至最后仅存口口相传的历史,就像古希腊《荷马史诗》形成 一样。亦如苏州祖先早已忘记了中原姬姓始祖一样。苏北淮安有关家族和苏州那边始祖不仅物理上回归永远不可能,连精神上回归业已荡然无存了。历史反复映证,许多“传说”往往都不是空穴来风,都被真实历史所替代。如“张献忠泯江沉宝”的传说已被四川考古队所发掘。
如果我穿越历史,亦或遥想老祖在苏州阊门码头上船北漂之时肝肠寸断之景,再回看600多年后的今日之繁华盛世现实,正是“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