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读《评传》 忆恩师

杨义春

   和刘友开先生相识,缘于读书。我们同在淮安市秋月正红读书会的旗下,我们都是读书狂。所以,一见如故,情投意合,相见恨晚。交谈中得知,我俩还是同炉出道,同为淮安师范校友。我是1952年淮安师范毕业后留校任教,友开先生是1975年淮安师范毕业。只是因为1956年我调离淮安师范学校,入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联办的普通话语音研究班学习,故我们虽是校友,但无缘相识。

   友开先生新著《汪达之评传》出版,承先生厚爱,赠我一本。拜读大作,获益匪浅。《汪达之评传》是友开先生“四十年磨一剑”的力作。人世间,人生百态。有的人,退休以后,无所事事,迷恋牌场,打发时间。友开先生,退而不休,一心做学问,孜孜以求,不负金华。几十万字的《汪达之评传》,系统全面展示了汪达之先生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史料详实,论述精辟,                                                                                                                                              是研究汪达之先生的基础性史料,具有“存史、资政、教化”的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拜读评传,勾起我对恩师汪达之先生的诸多记忆。1956年2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研究班的106位学员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一个阶梯教室参加开学典礼。站在门前迎接我们的,是一位中等偏高身材、银发满头、目光和蔼、约莫50岁上下的长者。他,就是著名人民教育家汪达之先生。当我签到的时候,他看到我来自江苏淮安,连忙走过来握

1

住我的手连声称我 “小同乡”。回顾与恩师相处时日,时间虽已过去快70年了,但恩师的音容笑貌,恩师的谆谆教悔,仍如在眼前,如响耳际,恒久难忘。

汪老师爱生如子,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关怀备至,而对他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平时,他都吃住在班里,只在星期天才回家。他和同学们一道吃食堂,一样排队买菜、买饭。汪老师生活很俭朴,每顿总是一菜一汤,很少吃荤。我曾好奇地问过汪老师,怎么光吃素,不吃荤?他说,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养一只老母鸡下蛋换点油盐。一次,他生病了,发烧数日,不思饮食。母亲要杀鸡为他增加营养,汪老师不答应。隔了一天,母亲还是背着他,把老母鸡杀了,煨汤给他吃。汪老师发现汤里有鸡肉,立马推开鸡汤,嚎啕大哭。从此,他不光不吃鸡肉,其它荤食也一槪拒食。

汪老师特别关心我们南方同学的生活,问我们小米稀饭吃惯吃不惯,交代我们说,北京早晚温差大,气候多变,早晨起床,要多加点衣服。晚上熄灯以后,他总要拿着手电到学生宿舍走一遭,给同学们盖被、关窗。学生有谁生病了,他都亲自到宿舍问长问短,关照食堂,为病员做合口的饭菜。

1956年6月13日下午,研究班团支部同在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学习的全国劳动模范郝建秀(图中前排左第5人)、杭佩兰(图中前排左第2人)举行联欢会,邀请汪老师参加。会后合影,本来,汪老师和我一道站在后排左边头上,同学们不让,要汪老师站到后排中间。

2

汪老师却不过,拉住我的手说:“小同乡,跟我走。”说着,就把我拉着同他一道站到后排中间。这不单表明汪老师对我个人的厚爱,更表明他对淮安有着深情厚谊。

研究班毕业前夕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汪老师特地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足足长谈近两个小时。他说,他在淮安新安小学工作五个年头,淮安的文化底蕴,民风民俗给他留下美好记忆。他讲了很多新安旅行团的故事给我听。他还说,他在我的家乡涟水县长蒲河也待过两年多时间,是那里的父老乡亲教会他种粮种菜、纺纱织布。谈话结束时,他千叮万嘱,要我回到淮安,一定要代他向淮安的父老乡亲问好。

2005年,新安旅行团建团70周年前夕,我把珍藏半个世纪的汪

老师写给我的亲笔信手稿原件,捐赠给新安小学新安旅行团历史纪念

3

馆,我还被邀请出席建团70周年庆典。

汪老师虽然离开我们40年多了,但他那和蔼慈祥的面容,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操,他那忠于党、忠于祖国教育事业的优良品质,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激励着我一路前行。

最后,作七律一首以结。

读刘友开先生《汪达之评传》感怀

《评传》华章灿九州,友开巨著结良俦。

连珠妙语感人甚, 一片丹心展壮猷。

精巧构思立意美,鲜明靓丽美文留。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