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打造富有文化特色的文明古街区 -------老西门大街

董树华

淮安古城西门,有一条明清时期遗存下来的老西门大街,东联西长街南市桥堍,西与古城墙庆城门相接,南依文渠河,北与响铺街、棋盘街(镇淮楼西路)平行,全长380余米,宽5米多,与城门宽度相当,原为西门街。1958年“大跃进”,将淮安府衙前街向西打通、扩宽、延伸至里运河堆堤后称西门大街;将原西门大街改为老西门大街。

乾隆《山阳县志》中明确记载:“西门街自西门抵西长街中”。在淮安的老城池中,以四个城门为起点的四条大街,唯一侥幸保存下来的古街只有老西门大街。遗憾的是作为大街端点的庆城门上,重檐城楼及附加瓮城偏门单檐城楼,皆毁于战乱。1958年“大跃进”中,为延伸、扩宽响铺街、棋盘街(现镇淮楼西路)和向西延伸的西门大街,所需路料全部来自西门城墙的城砖和泥土。但老城墙墙基已保留下来了,见证了“铁打的淮城”一千六百七十余年的苍桑岁月。

《淮城信今录》五记载: “高宗纯(乾隆)皇帝六次巡幸江浙,皆过山阳(淮安)境,每次御舟驻北角楼登岸乘马入北门,由西门出登舟…”。也就是说,每次巡游结束,均从西门大街出庆城门登船。

 老西门大街的沿街民居,仍保留着明清以来的老式小瓦店面房和二层楼的建筑风貌,整条街从东入口至庆成门内直至出瓮城坡道止,街中心铺的长1.2---1.5米、宽30厘米、厚20米左右的青色条石板,沿条石两边用青灰砖铺设的路面,路脊至门店前用青灰砖或小瓦片立面铺设,美观、大方、简洁。临街二层小楼为砖木结构,下层为门店或后院落;上层大多用来居住。

昔日的老西门大街,是车马行人从淮安城出西门的唯一通道。商铺林立、商贾云集、各类商店品种齐全,从手工作坊、旅店客栈、南北货店、中医药铺、烟酒茶叶、糕点食品、淮扬小吃、豆腐店、茶馓店、理发店、香店、铁锅店等应有尽有,从早到晚夜不息市,还有清朝末期成立的“大清邮局”。清末民初的繁华仅次于中长街(南门大街)。建国初期,街内至少有店铺50多家。还新设了淮安县人民政府的建设科、交通科、航运管理所、搬运公司和船民协会、花纱布公司等机关单位;1955年9月至1964年8月,在沿街多处民居内还开办了淮安县船民小学。

许焕故居雄踞大街东首北侧,现有13间两层小楼。许焕,字绚文,号兰轩,清同治二年(1863),进士,署安徽凤阳县,补霍山县知县。

建于清末民初的松寿堂中药店,风釆依旧,现被列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汪济良中医馆,直至90年代汪老去逝才息业。

汪记香店,字号“茂盛”,门店招牌是老街唯一采用包金工艺的金字招牌,经营的各种香在两淮及周边地区闻名。     

祥陞客栈,是曾多次接待过外国人的旅店,据《淮安市志》记载:民国二十一年(1932)11月24日,俄罗斯教授依凡诺夫及其夫人环游世界途经淮安,下榻祥陞客栈;民国二十二年(1933)3月1日,波兰人陈尼步行游历世界,路过淮安,寓居祥陞客栈,至今大门上还留下稳约可见“宾至如归,客来不速”的对联。

    在老街西段东首,有一幢具有典型江淮地区民居建筑风格,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共有24间,雕花栏杆、上下格扇、门窗通透,木地板;硬山顶敞檐,檐高5.6米,脊高7米。回字型结构楼房,前后二进,中间天井、东西带有厢房,天井两侧是耳房。这是淮安化学工业的摇篮、第一家民族化学工业的生产厂家---霍氏皂厂旧址。始建于1936年,由私营工商业主霍培元、霍培享兄弟俩创办生产“国光牌肥皂”、“歪子油”等民用产品,畅销苏北地区。建国初为扩大生产规模,将厂址迁至河下。1958年,民营经济实行公私合营后,成立“公私合营淮安化工厂”,霍培元成为资方代理人,也是淮安第一家公私合营工厂。霍氏皂厂旧址,虽经过近百年的风雨洗涮,楼房主体建筑结构完好,墙体青砖经过特殊磨光工艺处理,至今仍光滑如初。建国初,原厂房先后无偿提供给县人民政府建设科、交通科办公和无房户居民居住。现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徐洪彬家为L型二层木楼,楼顶青望砖和粗大木梁、方型木椽、榫卯梁头;内容有别、形态迥异的砖雕,栩栩如生。楼下四梁八柱、格扇双门;楼上沿边栏杆,格扇窗户;木质雕花床花纹精美、做工精细;门头瓦当、榫木和老式茶几、八仙桌、香炉蜡烛台、梳妆台、青花瓷瓶、雕花木架等,一应俱全的老物件,保存完好。老街不少大户人家四合院和L型院天井,隐含着肥水不外流;屋顶上老虎天窗,通风透气,提高室内光亮度,改善了人居环境。

老街西头“杨元记杂货店”,还诞生一个革命家庭---萧名禹家庭。抗日战爭爆发后,由扬州嫁到淮安生有4男3女,30岁萧名禹丧夫守寡,与长子杨道生毅然变卖了田地、房屋和杂货店等全部家产,全家老小奔赴武汉、成都,走上革命道路。萧名禹1938年入党,创办“成都战时出版社”,成为党的秘密联络点,被大家亲切称为“救亡母亲”、“革命妈妈”。萧名禹病逝后,毛泽东秘书田家英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大慈大勇、吾党范型。斯人不萎,含哀永念。所生四子三女,并两媳两孙,尽革命中人”。长子杨道生,抗战时期曾担任过中共成都市西城区书记,接待过周恩来、林伯渠、董必武在家开会、食宿。1942年6月3日深夜,因判徒出卖被捕,敌人用破布塞其嘴,用刺刀将其剌死,并用镪水将尸体腐蚀,草草掩埋。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陈野苹1992年春,为纪念杨道生烈士题词:“东华英豪士西蜀壮烈魂浩气存千古长垂后继人”。次子杨述,1948年调任中共中央“青委”,筹建中国新民主青年团中央,建国后曾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国青年》杂志社、《中国青年报》社社长,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1978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顾问等职。其他子女、儿媳、女婿和孙子都在党内外担任一定要职,其三女婿詹才芳曾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中顾委委员。

老街西南就是文渠河的源头,大运河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建于明朝景泰年间的矶心闸,紧挨城墙便为西水关,隔河相望就是风景秀丽的万柳池(月湖)。老街内共有三座桥,东段就是与西长街连接的南市桥;中段有草桥巷与连县西街接的草桥;西段有兵马寺巷与三条营连接的红桥。

老街有三处寺庙,即关帝庙、眼王庙、福音堂。关帝庙前石牌楼,大殿内关公座像,严肃威武,常年香火不断,大殿建国前损毁,石牌楼建国初拆除。眼王庙,每逢眼王娘娘过生日,四面八方的信徒都提着盛有香油的陶罐到庙里朝拜敬香还愿,眼王庙遗址今犹在。福音堂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有礼拜堂7间,钟楼一座,呈L型布局,占地约2814平方米,可客纳2000人聚会。是淮安境内建立最早的基督教堂。之前由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赛珍珠父亲赛兆祥曾在此布道,向由美国基督教传教士、牧师林亨理和医生林嘉美来淮安在此教堂传教,后艾德士、孟格美、王慕德夫妇和魏礼安(女)相继来淮传教。现保存完好,为淮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描写“潘金莲失落竹杆巧打西门庆”的情况,其创作火感来源于此。老西门大街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遗存丰富,总占地面积约3.69公顷,现有房屋 465户中,其中有历史保存价值57户,各类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就达32处。2021年初,区委、区政府要求,将老西门大街进行整治改造,认真规划、雕精细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激活文化遗产,改善人居环境,决定用三年时间打造富有文化特色的文明古街区。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