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庚
六月初夏,熏风抚人。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前夕,随淮安市微型小说研究会、淮安区历史文化研究会、淮安区作协红色文化委员会的同志们一行,再次来到流均抗日阵忘将士纪念碑,双目凝望五层洁白纪念碑,碑顶屹立着一位持枪杀敌姿势的战士,碑身第二层四面均有当时淮宝地区党政军领导的题词石刻,倾听有关淮宝支队抗日英雄事迹的讲解……看着、听着我就想到五十多年前来祭扫情景。
那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那时我十一二岁,在老家流均溪南小学上学。每年清明节,学校都组织师生们到流均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祭扫,缅怀先烈。让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有次是冒雨祭扫。那年清明日当天上午放学时,老师说,下午去祭扫烈士墓,要穿干净衣服,让大人帮折些柳树枝,编个柳条枝帽戴上。其实我们这些十一二岁孩子都会爬树折柳枝、编柳帽。祭扫队伍出发前,天空阴沉沉的,下起了蒙蒙细雨,我们二百来名师生冒着小雨向流均抗日阵忘将士纪念碑处走去。队伍最前面是两个大同学共同抬着一个大花圈,那时家乡没有花圈卖。花圈是老师带着我们学生用柳棍做支架,用柳条围编后,再插上用黄、蓝、白、绿色等彩纸剪的纸花。整个队伍走在乡间的路上,像是一条绿色的纽带在游动。尽管许多邻里乡亲知道我们去祭扫烈士墓,但还是有许多人跑到路边看看。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柳帽湿了,衣服湿了,土路的地面也潮湿润滑起来,并排行走的同学手拉手,相互挽扶着,但还是有同学滑倒,弄得衣服沾上泥浆。那天因为下雨路滑,走了约两个小时,才到烈士碑下。正好赶上一场祭扫仪式开始。
参加祭扫仪式的各地来人集中排队站好,雨也不下了。主持仪式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他是一位当地的老共产党员,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仪式是先敬献花圈,然后默哀,接着老人讲战斗故事,最后是参加祭扫的人围绕烈士碑转上一圈,我们把柳条帽敬献到碑身处。在我的记忆中,那个年代纪念碑没有现在纪念碑高、大,碑基也不大,是砖铺的,没有台阶,碑顶也没有持枪的战士,四周有柳树和松树。至今让我难忘的是,老人其中讲到,他和其他战士、当地民兵在绿草荡、马家荡、头渓河等荡湖河泊中,打暗桩、布鱼网、拉绳索,阻挡、打击日寇汽艇,消灭日伪军。让我忘不了老人讲的这些故事,那是因为我爷爷和我父亲也和我多次讲述他们打击日伪军的故事。我爷爷徐炳荣是1939年入党的党员,村子紧靠绿草荡,在合心村东边,与之相邻。日伪侵占那一带后,爷爷担任村上抗日小队长,组织村上民兵保村庄,打日伪,在日伪经常活动的河道、湖荡水中,打暗桩、布鱼网。我父亲徐海波那时十二三岁,也常跟着他父辈们干打击日伪的事。有一次夏天,他们在溪南大河口轮船码头处,发现停靠着两艘日军汽艇,且仅有五六个日伪军,爷爷让我父亲下水带着两个鱼网,扎猛子游到汽艇尾部,把鱼网绕到螺旋浆上。然后他们抗日大队从岸上和水上双向打击,日伪想发动机器开动汽艇,可螺旋浆被鱼网绕着,汽艇开不走,他们把几个日伪军打死后,用竹篙把两艘汽艇撑到芦荡中,拿走武器弹药和有用的物资,弄坏机器,把汽艇沉到水中。父亲每当讲到这里,总是懊悔地说:“那时要是象现在会用机器开船就好了。”
当天天气虽然炎热,但大家还是认真的绕着碑四周仔细观看。碑正面朝东。碑第一层东面有“陆军新编第四军淮宝支队挺进淮宝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南面是“抗日阵亡将士英名一览(计58人)”;西面碑文记载着挺进淮宝地区的背景以及淮宝支队的功勋。也许是年代久了,字迹看不太凊楚。碑第二层东面有韦一平(二分区地委)题“精神不死”;南面有恵浴宇(二分区专员)题“功在吾民”;西面有黄公正(五团团长)题“革命楷模”;北面有刘诚(一师二旅旅长)题“英气犹存”。
我们边走边着边听著名红色作家、《铁血淮宝》一书作者施向平讲淮宝支队和纪念碑的来历及战斗故事。1943年2月盘踞在盐城、湖垛、蒋营等地的日本鬼子,对淮宝地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扫荡,国民党鲁苏战区副司令兼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所部几万人不战而溃,仓皇败走鲁南。就在淮宝地区广大人民处于苦难深重的时刻,我新四军特派淮宝支队部分指战员,在政治部主任彭冲同志的率领下,“本抗敌救亡之旨,裹粮携响,涉水渡荡,挥戈北向”,进驻泾口、流均一带地区,司令部设在合心村关帝庙内。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战斗,先后解放了被日寇侵占的安丰、曹甸、泾口、益林、射阳等地。在抗击日伪、镇压地方反动武装的历次战斗中,淮宝支队全体将士不畏强暴,英勇杀敌,前仆后继,表现出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其中赵熊、王和兴、汪战等五十八名指战员壮烈牺牲。1943年11月,为纪念牺牲的将士,经淮宝支队领导集体商议,“陆军新编第四军淮宝支队挺进淮宝区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在关帝庙旧址上筹建。
为防范敌人的骚扰破坏,筹建工作一直是秘密进行的。在严密封锁,充分做好准备的基础上,一夜之间,一座高约五米、碑顶屹立着一位持枪杀敌姿势的战士塑像(用石灰、麻丝和糯米汁制成)的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出现在关帝庙前。刘先胜、韦一平、惠浴宇、黄公正等为纪念碑题词。1946年10月,伪区长林顺如带着一帮还乡团过来,看到纪念碑,恨得要命,立即拉来了几条耕牛,用多根粗绳,一头系在烈士塑像的颈上,一头套在牛身上,再加上一伙亡命之徒,用力拉,把碑顶的塑像拉倒了,但碑身仍然屹立不动。
解放后,淮安县政府先后四次拨款修建这座纪念碑。1952年恢复为两层,平顶;1962年增加三层;1970年增加到四层,并在顶上竖一个铁质五角星;1979年,为恢复当年纪念碑原貌,特请来当年参与建碑的工匠,按原来风貌修复,材料则改为钢筋混凝土。
回想学生时代的每一次清明祭扫,都能得到一次革命传统教育,激发爱党爱国和努力学习的热情。而在建党百年之时,再次瞻仰烈士碑,不仅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课,而且更加坚定我们永远跟党走,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信心。
作者注:经查核施向平讲述的史料和2015年《淮安文史研究》上的史料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