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红船精神指引我们奋勇前进

赵洪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我们老科技工作者见证了中国人民在“红船精神”的指引下,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史。亲身经历使我深深体会到:“红船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永远是我们奋勇前进的指路明灯。

1935年生于江苏淮安,饱尝战乱、灾荒失学、疾病饥饿之苦。建国后,于1955年参加工作,1959年成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1960年转正为正式党员。在工业战线上工作奋斗了40年,1995年退休。回望历史,是党的阳光雨露把我从一个无知青年,逐步培育成为社会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领导人,先后担任淮安县社会福利综合厂、淮安纺织机械厂、淮安化工机械厂书记、厂长,当选两届县人大代表,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高级政工师、经济师。为淮安地方工业贡献青春。在举国欢度百年党庆之际,抚今思昔,回顾入党62年来的历程,往事历历在目,从对私改造、合作化、大办工业到改革开放一直在党的方针政策指引下,走在各项工作的前列。尤其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淮安大办社会福利生产的过程,深刻留在我的脑海中,充分体现了淮安人敢为人先、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

淮城原是个消费城市。建国初期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工业只有西门大街上培元肥皂厂。由于工厂极少,社会上有大批无业人员,尤其是烈军属、伤残、退伍军人和社会困难户无法安置。这时党和国家出台兴办社会福利生产的政策,1957年淮安县委、县人委专门成立淮安县社会福利生产委员会,由县委副书记、县长赵荣洲亲自担任主任,县计委主任姬洪希、县民政科长孙学波、淮城镇长赵立礼等人任副主任,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民政科,科员扬士庄具体负责,22岁的我被抽调为专职办事员。

工作重点是在淮城镇,民政助理芮家驹、扬士庄经常带我到淮城找芮助理调查研究全镇各居委会开展社会福利生产的行动情况。在淮城党委和人委领导下,该镇层层召开党员干部和群众会议,发动群众,解放思想,献计献策,寻找项目,下达任务。当时的口号是“白手起家、土洋结合、勤俭办厂、科技兴厂”。说起来容易办起来难,去上海、苏锡常的工厂参观过,但真正要在家门口办厂该何容易,一无资金,二无厂房,三无技术,从何下手?这时,扬士庄和我深入居委会和街组干部一起,走街串巷,到群众中问计寻策,用典型引路的方法,借鉴外地先进经验,消除少数人思想保守,不愿冒风险的顾虑。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很快打开局面,县、镇、居先后如雨后春笋般兴办起一批社会福利生产企业,县直属办起了造纸、编纺、煤球、砖瓦四个厂,镇属办起了制盒、服装、织造、炼焦、五金、食品等十多个厂,各居委会也办起了童装、铁器等几十个厂(社、组),车桥也办起了社会福利酱醋厂。一时间社会福利生产企业遍地开花,星罗棋布,走进大街小巷机声隆隆,到处是热火朝天,干劲十足。这些福利企业,优先安置盲聋哑残疾人、烈军属和退伍军人以及社会困难户,既使他们学到了技术,获得了就业机会,又解决了他们的生活来源成为自食其力的人。这是史无前例的大创举,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的宏伟目标。

淮安县社会福利造纸厂的发展过程,是白手起家,勤俭办厂,科技兴厂代表性的典型,从中可见敢为人先,百折不饶的“红船精神”。

该厂原是几名退伍军人、待业青年和社会困难户于1957年秋组织起来的淮城镇土纸生产组。主产品是用麦稭生产卫生纸,俗称草纸。当初没有资金,由民政部门拨一点优抚救济款作为启动资金;没有厂房,就利用珠市街上原六珠镇公所办公地址改为生产车间;没有设备就采用借、调、集、制、购等方法。聘用车桥几位老师傅作技术指导,调原勺湖鎮镇长宁正泉当负责人。原料由县计委分配计划到各乡镇收购麦稭,产品卫生纸由县百货公司包销。当时没有电,自制人工手摇机作动力,几个壮汉摇动手摇机推动石磙压制纸浆(在农村用驴垃)。后来县委重视从水利局调来一台柴油机,记得当时派复员军人、共产党员扬正兴带着水利局介绍信到流均水利站调机,谁知这台柴油机有好几家抢着要,眼看拿不到手,情急之下扬正兴双膝跪地,两眼流泪诉说这是办社会福利事业,在场的几家人深受感动,高姿态主动把柴油机让他运回。这才改变了人工手摇的历史。当时实行低工资、高积累,扩大再生产的政策。1958年经县委、县人委批准,淮城镇土纸组上升为淮安县社会福利造纸厂,归县民政科管理,县民政科派复员军人、连级干部曹鹄飞任厂长。生产规模由原来的两只抄桶发展到12只抄桶,人员由原来的12人发展到近百人。产品列入省轻工业厅定点企业。

当时市场文化用纸供应紧张,《淮安日报》印刷用纸短缺,厂领导决定试制文化用纸,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立即成立三结合攻关小组,在老工人马龙生的带领下,从选料、制浆、蒸煮、漂白到抄纸、晒纸,制定严格的工艺流程,道道把关,反复试验改进,终于用麦稭为原料,纯手工操作,生产出地产的雪白的文化用纸,样品送淮安印刷厂试印《淮安日报》成功。

时过境迁,滚雪球式篷勃兴起的社会福利企业,在“文革”中大都改名换姓,划归有关部门管理,后来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现在淮安工业,己是今非昔比,不仅早就甩掉了手工操作的老传统,走上机械化道路,在工业园区,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到处可见,正在踏上新时代、新征程。但我们不能忘记当年的“小米加步枪”时代,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我们回忆过去,就能更加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形势,乘涼不忘栽树人。我们应更加坚定信念,紧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学党史,弘扬“红船精神”,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征程上奋勇前进。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