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树华
1958年5月,中共淮安县委工业交通部、县人民委员会交通科,为了保证水上航运业的生存和长远发展,决定在里运河乌沙河地段(原城郊公社新路大队第一、六生产队境内)东堤内外的一片荒滩上筹建船舶保养厂,经过干部、职工的七、八年的努力,已从修理自航船、木驳船,到能制造小型拖轮的小型船舶修造厂。
一、条件艰苦 环境恶劣
县运输公司(联社)抽调管理股副股长李永顺和原地方国营淮安船厂车间主任滕满发两同志负责筹建工作,并带领原地方国营淮安船厂和县木船运输合作社修理厂的丁兆成、祁凤如、徐宝成等10多名木工、捻工、铁工等,他们身揹锯子、斧头、凿子、锤子,满怀着对“大跃进”的赤诚之心,树立为修造船事业放一颗“卫星”,兴高彩烈的来到乌沙河旁,开始筹建淮安船舶保养厂。
他们站在古老的里运河堆堤上,远远望去,堤内一大片农田麦浪翻滚,没有一户人家;堤外沿河滩涂沼泽地上高矮的芦苇随风飘动,各种杂草丛深足有一米多高,使人望而却步。这片沿河滩涂地长大约300余米,最宽处30多米,最窄处只有10余米,而且高低不平,形成不规则的荒滩地,在这儿建厂可想而之,将面临多大困难,经受住多大的考验,要负出多大的辛劳呀。
再大困难也难不倒这些水上航运战线上的尖兵 ,他们就是在乌沙河这片荒滩边上,放下肩上的行李、手中的工具,着手开始安营扎寨,割芦苇、砍荒草,拦打围堰、深取淤泥、锹挖手扒、肩挑人抬,搭建棚舍、集中食宿,吃地锅饭、睡稻草铺、点小油灯,仅用20多天时间,就用树棍、毛竹、铁丝和芦苇编织起来的柴耙,搭建起面积5间达100多平方米的简易工作棚,3间50多平方米简易职工宿舍和食堂。
七、八月份,严热的夏天,焦阳似火,露天作业的工人们,头顶烈日,脚踩泥土,脸上的汗珠和身上的汗水交织在一起,湿透了衣衫。皮肤晒得黑里发亮,不少人上身、后背和膀子都被晒出了水泡、退了皮,真叫人心疼,仍坚持作业。
随着冬季来临,天气越来越冷,不时刮起了西北大风,下起了鹅毛大雪,柴耙房子四面透风,遮档不住严寒,工人们在工作棚内作业干活,仿佛就在露天一样,浑身上下都觉得冰冷,手脚冻麻了,仍坚持作业。剌骨的寒风,透过柴耙直接刮到人的脸上,就象刀割一样。工人们晚上都集体睡在稻草铺上,每人只有一床被子裹缩在身上,仍总觉得特别冷,浑身打着颤,好容易才坚持到天亮。
白天他们又自己动手,用生石灰和稻草切成的末子,参入到泥土中,用手掼,双脚踏,用铁锹进行拌和,形成三合一的泥巴,然后涂抹在柴杷内外,确实有档风预寒的效果。晚上工人们围拢在一起,点燃起柴草,谈笑风生,对尽快将船舶保养厂建起来信心十足,他们忘记了一天的疲劳和寒泠。由于工人们这种革命加拼命,全心扑在船舶修造事业上的革命精神,吃大苦耐大劳,忘我的工作态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一个小型船舶保养厂的外貌已在乌沙河河滩上出现。
二、艰难前行 大胆创新
由于全厂10多名干部、职工的披星载月、日以继日,白天不辞辛劳苦、晚上挑灯夜战,经过为期半年多的努力,到1958年11月,厂区内沿河滩边已打起了围堰、筑成了坝子、清除了淤泥、钉下了木桩,用块石砌起了供小型木帆船舶停靠的二三个泊位已初步完工;供三四艘船舶上下滩坡的简易土制滑道已经整理到位;在堆堤旁埋设的缆绳暗桩和自行设计制作,供4人同时推动的简易绞关已经完成;用碎砖子、煤渣灰等铺设的简易工作场地、厂区内外的临时道路也初步完工;经过多次申请,县供电所的支持,终于从乌沙洞水利泵站临时接通了电源,解决了几台小型电动设备生产和夜间照明等问题。
船舶保养厂,从1958年10月起,陆续开始接收县木船运输合作社木帆船小、中修维修业务。对不需要上滩维修进行小修小补的船只,在厂区的小型码头泊位进行维修,涉及船体水口位置需要修补的,用桅杆札成三角架,利用砖石重力可将船体侧向45度以上。需要进行中修上滩的船只,利用河滩土制滑道,将河里的稀淤泥,浇泼一层在坡道上替代滑板,既减轻推关的力量,又大大减少了船体与地面的阻力。通过推动人力绞关,将船只缓缓拖上了岸。
船舶保养厂,仅1958年10月至1959年2月,半年左右时间,就完成船舶小修业务七八艘,中修业务三四艘,职工人数陆续已增加至24名,完成维修产值达3000多元,受到了县交通科、县运输联社领导的表扬,县木船运输合作社的高度评价。1959年2月定名为淮安县运输公司船舶修造厂。
全厂干部职工,把“大跃进”中的一股“比学赶帮超”的劲头充分发挥出来,争取在船舶修造方面放一颗“卫星”。他们动恼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各种困难,发扬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没有通上电,船舶上滩修理又没有“洋”设备,就自制木绞关,用木杠人力推动关盘,一步一步将船绞到滩坡上;没有木材带锯机,就捆扎土三角架,用人工拉大锯的方式,将圆形木头一块一块破成了板;没有船用铁钉钩锔,就自砌“红炉”,收购废旧烂铁人工锻打,代替空气锤;没有捻缝油灰机,就将麻丝、桐油、石灰“三合一”, 用人力挥动大锤,在石头磴上锤扎;计划内修船木材严重不足,就地收购柳树、桑树、槐树或利用废旧船板等代替松杉木材。仅1959年一年就小修船只20余艘,中修船只10余艘 ,大修船只5艘,新建20吨以下小型船只3艘,当年完成产值就达1万余元。将厂名改为淮安县船舶修理社。
三、攻坚克难 制造拖轮
1960年至1962年,国家遭受到严重自然灾害,加上不切实际空喊口号,“高指标、高产量、高速度”,造成“人祸”的三年严重困难时期,也是船厂最困难的日子,修造木船必要的计划内木材、桐油、麻丝、生石灰都极少供应,形成了“无米之炊”:流动资金十分困难,已经出厂的船只修造费用很难一次收回,造成买原辅材料的资金都非常短缺;随着水上航运业务清淡,船只维修业务也大幅度减少,工人工资收入也越来越减少,甚至二三月无钱发工资,工人连起码一日三餐都无法保证,不用说填饱肚子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一名职工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大家坚信困难是暂时的,自然灾害一定会过去,一定会走出困境。
为了战胜更大困难,加强厂领导班子力量,在县交通局、县运输联社直接关心和支持下,1961年上级组织调国家干部解政权同志任副厂长并主持厂全面工作,使干部职工进一步增强办厂的信心和决心。
从1962年秋季开始,国民经济出现了明显好转势头,给船厂也带来了“起死回升”的机遇,各种修造船的原辅材料又开始有了计划供应,工人们生活条件也开始有了改善。他们一手抓船舶维修,使船舶维修业务能力得到逐年提高,到1962年底,已完成近100艘大中小船舶维修业务;一手抓船舶制造,大胆开展试制60马力木质拖轮的建造,厂成立技术革新攻关小组,在没有工程技术人员的情况下,车间主任滕满发同志,凭自已参照镇江船厂建造的拖轮和多年工作经验,没有图纸就自己动手绘制草图,自己用木头刻制拖轮模型,经反复修整打磨后,将模型一段一段锯开,再按每段模型放大到实体拖船尺寸,进行放样、下料,然后进行组装施工。功夫不怕有心人,他们克服人们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经过半年多的努力,1962年底,一艘总长17米、60马力木质拖轮“江淮203轮”,终于制造成功并投入县轮船运输合作社使用,受到县交通局、县运输联社领导和广大水上航运职工的高度评价,不仅创造了建厂以来的奇迹,而且在淮阴专区各县中小型船厂也是绝无仅有。至1964年末,职工人数已增加到90人,厂区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厂房车间从过去的茅草棚,逐步变成了大瓦房;职工宿舍从过去的土坯房变成了瓦房或推半草半瓦房;县供电所也专门为船厂直接架设了工业用电专线,解决了长期困绕用电不足的问题;各种机械设备逐步得到了增加和更新,有了电动卷扬机、电动打灰机、麻板机、钢筋直条机等,一台4呎半车床,船舶制造和维修能力得到了初步增强。
经过七、八年的努力,船舶修造厂从修理小型木质船、到修理各种类型木质船、木驳船,到大胆偿试修理中型油驳船、冷藏船;到发展修造铁木结构驳船、水泥船、拖轮,至1966年“文革”前工业总产值已达4万余元,已成为苏北知名度较高的船厂之一。
作者:淮安市淮安区政协特邀文史委员、淮安市淮安区老科协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