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忠民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今年春夏外出采风计划泡了汤。处暑时节,防疫转入常态化,终于有机会跟随市老年大学摄影班的影友踏上晋北大地,探究华夏古文明的神秘魅力。
首站来到四大佛教名山之冠的五台山。五台山寺庙建于东汉永平,后经历代修缮,唐代全盛时期达300余座,如今尚存47座。在著名的菩萨顶,我们看到仿皇宫建制的庙宇,寺内经幡招展,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照耀下金碧辉煌。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四代帝王先后13次朝拜五台山曾驻跸于此,在大文殊殿前石坊上,还雕刻着康熙手书“五台圣境”四个大字。
五台山向来香火旺盛,各大寺庙随处可见虔诚的信徒,而香火最旺的当属五爷庙。在五爷庙广场上香客如云,人山人海,有的不惜千里迢迢赶来烧香,成群成排的善男信女跪在蒲团上,双手合一,顶礼膜拜,或忙着敬香,慷慨布施,现场烟雾缭绕,十分火热。
五台山塔院寺内的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它始建元代,复建于明朝,高56.37米,比起北京北海公园35.9米的白塔和扬州瘦西湖27.5米的白塔,更显巍峨壮观,老远望去,白塔巍巍,肃穆岸然。寺院里时见僧人五体投地,苦修内功,白塔底层设有一圈转经筒,信徒们排队手拨转经筒络绎不绝。
与五台山香火旺盛场面形成鲜明反差,作为天下道教全真派圣地的恒山,反显得格外清凉幽静,茂密的森林之中,点缀着多处道教名胜古迹。我们乘索道上山,围绕主峰天峰岭一路浏览,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位于恒山峭壁间的悬空寺堪称宗教文化的奇葩。它建于1400年前的北魏时期,靠二十多根木桩支撑起寺庙的栈道和建筑,以如临深渊的险峻名扬天下。俚语“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是其生动写照,虽历经千年而不毁。寺院最高处建有三教殿,供奉着释迦牟尼、孔子、李耳三人塑像,是中国仅存的融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体现了中国传统“和而共生”的理念。行走在空中栈道,如堕云间,令人不寒而栗。
与宗教文化紧密相连,中国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云岗石窟,让我们领略了宗教文化与石窟艺术的灿烂与辉煌。东西绵延一公里的石窟,有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躯,徜徉在石窟艺术殿堂之中,了解到云岗石窟不同时期造像风格及印度和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轨迹,感受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进程,尽享了一次石窟艺术文化大餐。
“不到长城非好汉”。来到“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雁门关,深为“中华第一关”之“险”所折服。雁门关位于山西忻州代县城北20公里雁门山中,其南控中原,北扼漠原,历史上这里先后发生战事2000多起,卫青、李广、杨家将等名将在此建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也在此留下足迹。在游客中心门旁,“雁门关”——毛泽东手书的三个红色大字,分外醒目,人们纷纷在此留影。登上雁门关长城,体验关隘之险,感受长城之雄,沉浸在天地俯仰之间的感叹之中。
攀登过长城,我们又来到黄河入晋的老牛湾。老牛湾是黄河入晋第一湾,它地处晋蒙交界处,是个鸡鸣三市的地方,黄河在这里转折了近乎360度的圆湾,将其围成一个半岛,空中俯视犹如老牛卧水。沿老牛湾向下不远处是乾坤湾,号称“天下第一湾”,鸟瞰一幅自然的太极图形。纵览黄河大峡谷,内外长城从这里交汇,黄土高原沧桑的地貌特征在这里彰显,欣赏黄河奔腾向大海的壮观。置身此地,倍感天地之辽阔,人生之短暂渺小。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蕴育了晋商的曾经辉煌。我们慕名来到有着“九曲黄河第一镇”美名的碛口古镇。古镇位于吕梁山西麓临县南端,明清以来凭借黄河水运一跃成为北方商贸重镇,是晋商发祥地之一。行走在斑驳凹凸的石板街上,看着保存完好的当铺、商会、客栈、庙宇、戏台古建筑,眼前滔滔不绝的黄河水,似乎在诉说着当年古镇商贸繁华的故事。傍晚,大伙还与当地群众进行了腰鼓和扭秧歌的联欢,拍摄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壮丽景色。
距碛口古镇五公里的李家山村,是当年古镇配套建设的住宅区,用于安置商人家属及子女,这里窑洞层层叠置,错落有致,下层房顶即是上层院子,形成山体与民居完美结合,诚如路上标语所示“李家山的房子是从山里长出来的”,这里因此也成了吸引外来游客的一大亮点。
“不到晋祠,枉到太原。”赴晋最后一站,安排参观晋祠博物馆。晋祠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建于北魏之前,是为纪念晋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堂,如今这里成了著名的风景名胜。步入晋祠园林,亭、台、楼、阁、堂、桥、榭、碑点缀于山光水色之间,古木葱郁,充满诗情画意。看着“水镜台”、“对越”两大名匾,听着“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三大国宝建筑的介绍,眼前三千多年的“周柏唐槐”参天古树、1000多年的宋代彩塑和保持恒温的“难老泉”,让人不禁叫绝。
在切身感受了华夏古文明的深厚文化底蕴中,匆匆结束了为期一周的晋北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