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淮安水上船民的习俗与婚嫁

董树华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一直延续至新中国建立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往来于大运河江苏段、淮河下游、以及里下河地区的淮安水上航运船舶,基本上是大小木质结构的蓬帆船(俗称自航船)。所谓船民,就是以船为家、吃住在船上的“连家船”。他们祖祖辈辈以船为业、以船为生、赖河而生,长年累月在船上劳作从事水上运输。有许多风土人情、民俗信仰。其物质生活习俗、精神生活习俗、社会生活习俗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探寻。

一、船上各部位的别称

船是船民的衣食父母,船民对船有一种生死相依的感情,他们爱船护船惜船,对船上各部位称谓也比较特别。将船称之为“宝舟”。“舵”是船之魂,航行完全靠舵把握方向,船民称之为“一船之主”;船的“桅杆”称之为“将军”,大桅杆称之为“大将军”,头桅杆称之为“二将军”;船艏是整条船最重要最尊敬的位置,前甲板是船民烧香、拜佛、敬神、祭祀的地方,称之为”大王菩萨”; 船头甲板两傍的“缆桩”称之为“将军柱”;船舱前后“盖仓板”称之为“锁伏”;每船备有一把“太平斧”称之为”镇妖斧”,在最危急关头砍断缆绳;船民称呼自已为“官船的”,实为”管船的”,管与官为谐音。岸上人找船运送货物,称船主为“船老板”。

船民只有每到过年,大多数船回到原藉停航休息几天或十几天,为讨好上帝、河神, 要摆上猪头、鸡鸭、鲤鱼、香烛祭祀,敬河神,求得来年平安无事。在船上主要部位贴上大红对联,既体现过春节的喜气,也讲究内容针对性。比如:船艏左右两侧为“龙头金角安天下,虎口镶牙定太平”、“江河湖海乘破浪,通达逍遥远近行”;“日行江淮三千里、风送南北第一舟”;在船艏、船艄档浪板上方块连体字“招财进宝、船平水稳”;在船艄左右两侧“九曲三弯随舵转,五湖四海任舟行”;大桅杆“大将军八面威风”,头桅杆贴“二将军镇守乾坤”,小桅杆“三将军威风凛凛”;船帆(蓬)上贴“桅高好比摇钱树,舱深犹如聚宝盆”;后艄舱楼门贴“开门看见河中宝,吊桶带起四方财”;前后舱内外要贴上“福”、“禄”、“寿”、“禧”、“财”等方块字。

二、船民生产生活的禁忌

由于船民祖祖辈辈以船为业、以船为生,常年累月在船上劳作从事水上运输,旧社会船民受尽了封建“船把头”的压迫和欺诈,社会地位低下,生活艰苦、饥不裹腹,船民经常说:“世上三样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而撑船为第一苦。由于生存条件恶劣,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太弱、船民自发组织建立起“船帮船”的互相帮助外,只好祈求上帝、神灵保佑,然而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禁忌就非常多,淮安水上船民禁忌主要有:

1. 忌说“翻”字。由于在水上生活,吃鱼是每个家庭常有的事,但吃鱼时不得用筷子将鱼翻身,不得不翻时,只能说“把鱼正过来吃”。

2. 忌把自航船叫“木帆船”。人们一直将自航船称之为“木帆船”,因为木船主要靠风帆作为主要动力,但船民自家船叫自航船,因为“帆”与“翻”为谐音,不吉利。

      3.忌把用碗装饭说成盛饭。船民在船上吃饭时,用碗盛饭时不能说“盛”( 盛:chéng ), 只能说“装”或“添”。“盛”与“沉”为谐音,不吉利。吃完后不能将筷子平放在碗上,否则船会“搁浅”,只有将筷子平放在桌子上,表示船“顺顺当当”。

4. 忌用铁链条拴带两船。船如遇到强台风,为了增强抗风能力,常常将两艘船并列,用铁链条将船紧紧拴在一起。民间习俗认为铁链条太冷太硬,是阴间小鬼钩索人魂所用。为图吉利,平常船上粗细缆绳只能使用棕绳或麻绳。

   5. 忌新娘子跨船串门。新娘新婚或生孩子一个月内,只能呆在自家船上,不能走跳板上岸,不能坐在桅杆或舵杆上,不能跨船到别人船上去串门或走亲戚,据说新娘新婚或生孩子一个月内称为“红人”,否则会给别人家带来“灾难”或“祸害”。

6. 船行走江湖要祭祀。船离开淮安前往长江或行走长江(下苏南或上海,上芜湖、安庆等),或行走洪泽湖等地,每次出远航前都必须在船头甲板中间摆放猪头、鸡鸭、鲤鱼、香烛祭祀,一家人要下跪祭拜,祈祷一路顺风、平安无事。

7.新建船下水、出航要祭祀。新建船开工铺船底、上“大腊”(左右船舷),要呜放鞭炮表示祝贺;新船下水时要摆上猪头、鸡鸭、鲤鱼、香烛祭祀,敬河神;出航前要在船头左右两侧、桅杆、舵杆、蓬帆、缆桩系上红绸飘带,起到去鬼怪、逼邪气;同时用猪头、鸡鸭、鲤鱼、香烛祭祀。

8. 旧船出卖时不卖跳板。船民将旧船出卖或转让时,船上一家人要下跪磕头,表示感谢该船保佑了安全航行、全家平安。但旧船出卖或转让时,要将跳板留下,卖了跳板等于断了船家的后路。

9. 在船头小便或倒马桶有讲究。男人不得在船头前方小便,因为船艏是敬祖祭祀的地方,也是对神灵和家祖的敬畏。女人必须天亮前在船后艄或后舱门口倒马桶,并及时刷洗干净,白天不得将马桶暴露在舱面上或其它位置。

这些禁忌产生和流传时间很长、原因很多,淮安水上船民的习俗在苏北地区具有一定代表性,多数是图个吉利,为了行船安全、全家平安或少惹麻烦,而以禁忌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船民的婚姻嫁娶

旧社会、船民社会地位低下,长年在运河上漂泊,居无定所,船民的女儿很想嫁给岸上的人,过个安稳日子,可岸上人一般不会找船家女,除非自己家的儿子实在找不到媳妇,船民的儿子要找岸上人家的女儿更难。有歌谣说:“有女不嫁弄船郎,一年大半守空房。有朝一日回家转,点灯熬油补衣裳。”船民常常给几岁儿女“订亲”,俗称“娃娃亲”,甚至“指腹为婚”,然而船民及后代早婚早育和多子女现象普遍存在,就不足为奇了!

1.男女婚姻通过“换亲”。由于船民长期在水上随船生活,给各方面带来许多不便,儿子找不到媳妇、女儿找不到婆家,只好通过“换亲”。最常见的“换”是把自己家的女儿嫁给姑男亲或者姨表亲的男孩,自己家的儿子再婚配对方的女儿。正如歌谣里所唱:“你婆我妹我嫁兄,两家对调亲加亲。叔接嫂来伯续姨、闲人闲话当阵风”。由于彼此联姻太多,造成亲友间的关系复杂,称谓复杂。民间有的是智慧,概括成八个字,就是“亲不压族”、“各亲各叫”, 顾及了家族利益,又照顾了姻亲的脸面。但由于近亲结婚造成许多后代先天性残疾、遗传病的增加。

2. 男女结婚讲究“门当户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船民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大为改善,船民上岸定居率不断提高,但在婚姻的选择上,船民后代一般还是找船民后代居多。一是生活习惯成自然,双方家庭有许多共同语言。二是“门当户对”,双方对家庭成员、亲戚朋友都比较了解。三是彼此有共同的生活习俗,相同或相近的爱好与价值判断,更容易达成默契。四是岸上都有了固定住房,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水上船民上岸定居问题,陆续由单位征地分配给船民自建或船民自找宅基地建房,也为建立婚姻关系提供了条件。

3.婚礼形式简朴喜气。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淮安境内船民婚礼也各具特色,新旧婚礼也不尽同。一是绝大多数船民生活一直艰苦俭朴,由于船舶吨位小、船上空间狭窄,船民结婚时,婚庆一般非常筒单,只将几条船并邦停靠在一起,把酒席搭在宽敞的舱板上摆开, 大家盘腿围坐在一起喝酒,品尝菜肴,有说有笑,热闹一番,酒过三巡,将新郎、新娘送入指定的舱位,这样就结婚了。二是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和生活水平提高,事先在船舱中布置好“婚房”,在岸上临时搭上棚子、摆上几桌洒席:有条件的到城里饭店摆上三五桌,请上亲朋好友,热热闹闹庆贺一下,然后由“全福”等人将新郎、新娘送入船舱成婚了,婚后三五天,新婚夫妇就随船出航。

4.少数婚礼讲究“复古”。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有些船民后代将婚礼“复古”:一是恢复“轿船”。同岸上人家区别在于迎亲用轿船,轿船义叫“船轿”,一般选用小篷船或小划子,将轿身的四桂安插在篷架眼中,比陆地上的轿子大许多。二是过喜船。迎新娘之前,男方家客船(喜房)和轿船要早早停靠在女家船的上水头迎亲,女家放鞭炮请新郎上新娘子船。三是“结连理”。新郎上到新娘子家的船后、要坐在女方家事先准备好的放在船头红花被上,到船头与新郎对面坐下。两人互相用衣襟盖在对方腿上,叫“结连理”。四是“ 全福”随船将新娘迎回。新婚夫妇与娘家的“全福”,一起探望爹娘没有散席的亲友,在娘家吃顿早中饭。五是及早到达婆家。吃完中饭后,新婚夫妇要一定在太阳落山之前,回到男方家中参加结婚喜宴。

改革开放后,随着水上机械化迅猛发展,从过去“连家船”己变成拖轮船队,人们的各种习俗也在逐渐改变。过去祖辈传承遗留下来的各种禁忌,基本上得到丢弃。船民家家户户岸上都有住房,绝大多数男女双方不再找“近亲”或水上船民后代为伴侣。婚姻嫁娶的各种形式也得到了彻底改变,已与岸上人、城市人一样的习俗

 船上别称、禁忌、婚姻嫁娶等各种习俗,体现出民间文化原生性、本真性,民间性、丰富性的特点,承载着历史上广人人民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患象等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它对中华优秀传统运河文化、江淮文化、水乡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承、弘扬起到了巨大作用。它是广大劳动人民特别是船民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生存下去的精神支撑,给船民的精神慰藉尤其难以估量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