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感念恩师 ——纪念人民教育家汪达知先生逝世40周年

杨义春

3月27日,是著名人民教育家、杰出共产主义者汪达之先生逝世纪念日。往年这一天,没有特殊情况,我总会前往淮安河下古镇瞻仰汪先生墓。今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小区封门,不便外出,未能前往谒墓,深感遗憾。宅在家中,将纪念汪达之同志诞辰110周年文集《萧湖之畔的丰碑》一书翻了出来,从头至尾通读一遍,重温汪先生的伟大一身。

汪达之先生(1903——1980年),出生于安徽省黟县碧山村。他是遗腹子,在他出生前,父亲就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他有两个姐姐、两个哥哥,还有一个年迈多病的祖母,全靠勤劳的寡母为人缝洗维持老小一家7口人的生活。汪老师好不容易读完师范,当上农村小学教师。1928年,他考取教育家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晓庄师范。1930年2月,受陶行知先生的委派,他来到淮安新安小学担任校长。学校设在河下古镇莲花街的一所古庙里。几位老师都是晓庄师范的学生。他们不拿薪金,办公经费全靠晓庄师范学校每月拨给50元钱。1933年,日本帝国主义的大炮轰开了山海关,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关头。也就在这一年,国民党当局,查封了晓庄师范,并发出对陶行知先生的通缉令。陶行知被迫流亡上海避难,新安小学每月50元拨款没有了,没有退缩。老师们靠典当衣物维持生计。满怀爱国热情的汪老师,在极度困难的情况下,1935年10月,他把新安小学14名基本生组织起来,成立新安旅行团,决心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育思想,把学校办到大社会中去,投身抗日救国斗争。1940年,新安旅行团到达桂林,汪老师已经37岁了,有人关心他的婚姻,给他提亲,被他婉言拒绝。这时他又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后,他留下山羊胡子,蓄须明志。他说:“不敢走日本鬼子,绝不剃须,绝不结婚”。直到1945年9月,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汪先生回到阔别10年的淮安,才剃掉胡须。1946年,与上海姑娘杨南琛结婚。汪先生带领新安旅行团历时17年,足迹遍布中国22个省市自治区,行程5万余里,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初期几个革命阶段,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时间回溯到64年前, 1956年春,中国社会科学院首届普通话语音研究班在北京开办,汪达之先生时任教育部师范教育司专员,兼任研究班副主任,驻班主持工作,班主任是教育部副部长叶圣陶兼任,不驻班。二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研究班的106位学员来到中国人民大学一个阶梯教室参加开学典礼。站在教室门前迎接我们的,是一位中等偏高身材,银发满头,目光和蔼,约莫50岁上下的长者。他,就是著名人民教育家汪达之先生。他和我们每个同学亲切握手。他从签到簿上得知我来自江苏淮安,称我 “小同乡”。回顾与汪达之先生相处时日,时间虽已过去花甲有余,但恩师的音容笑貌,恩师的谆谆教悔,仍如在眼前,如响耳际,恒久难忘。

汪老师爱生如子,对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关怀备至,对他自己,要求十分严格,处处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平时,他都吃住在班里,只在星期天才回家。他和同学们一道吃食堂,一样排队买菜买饭。汪老师生活很俭朴,每顿总是一菜一汤,很少吃荤。我曾好奇地问过汪老师,怎么光吃素,不吃荤?他说,小时候,家里很穷,母亲养一只老母鸡下蛋换点油盐。一次,他生病了,母亲要杀鸡为他增加营养,汪老师不答应。隔了一天,母亲背着他,还是把老母鸡杀了,煨汤给他吃。汪老师发现汤里有鸡肉,立马推开鸡汤,嚎啕大哭。从此,他不光不吃鸡肉,其它荤食一槪不吃。汪老师特别关心我们南方同学的生活,问我们小米稀饭吃惯吃不惯,交代我们说,北京早晚温差大,气候多变,早晨起床,要多加点衣服。晚上熄灯以后,他总要拿着手电到学生宿舍走一遭,给同学们盖被、关窗。学生有谁生病了,他都亲自到宿舍问长问短,关照食堂,为病员做合口的饭菜。

汪老师十分重视做学员的思想政治工作。1956年6月21日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我国第一批释放日本战犯的消息,我们班上有位南京籍女同学听后失声痛哭,彻夜不眠,第二天早晨躺在床上,早饭也不吃,因为她的祖父和父母都在“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杀害。班上很多同学,都对释放罪犯不理解,议论纷纷。汪老师知道以后,亲自到宿舍安慰该同学。当天下午,他召集班会,让该女同学在会上控诉日本鬼子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会议结束前,汪老师讲话,他说,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欠下的这笔血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我们国家对日本战犯施行“一个不杀,从宽处理”的政策是对的,罪大恶极的战争罪犯,当年已经受到国际法庭的审判法办,今天释放的,是罪恶较轻、改造较好的。说得大家口服心服。

研究班毕业前夕,一天下午,汪老师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足足长谈两个小时。他说,他在淮安新安小学工作五个年头,那里的文化底蕴,民风民俗给他留下美好记忆。他还说,他在我的家乡涟水长蒲河也待过两年多时间,是那里的父老乡亲教会他种粮种菜、纺纱织布。谈话结束时,他千叮万嘱,要我回到淮安,一定要代他向淮安的父老乡亲们问声好。

汪老师虽然离开我们40年了,但他那和蔼慈祥的面容,他那“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操,他那忠于党、忠于祖国教育事业的高贵品德,永远深深地留在我们的记忆之中。值此恩师逝世40周年之际,特撰此文,以志

纪念。

图片1.png

19566月研究班团支部与导师合影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排右起:李荣、葛某、汪达之、丁声树、周殿福、徐世荣、许慕懿,后排左3杨义春。

 

作者单位:江苏淮安市清江浦区老促会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