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科协的渊源
王福林
科技工作者协会,是科技人员的“家”,我们在这里畅谈工作中的心得体会,交流创新和改革的成果,分享我们的喜悦。
1940年4月我出生在淮安河下古镇,1964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水文系(现河海大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在担任河南省新乡地区水利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期间,组织上让我筹备恢复新乡地区水利学会,于是我就与新乡地区科协、河南省水利学会进行密切联系,从此我与科协结下了不解之源。
河南省新乡地区水利学会成立后,我任副秘书长,承担日常事务,后来新乡市水利学会正式成立,我任常务副理事长。在新乡地区科协和河南省水利学会的领导下,我积极组织广大水利工作者参与学术活动,开展学术交流,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创新,建功立业,我积极参加科协组织的科研成果评审,激励广大科技人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贡献!因为我在科协及学会工作中,成绩显著,多次受到新乡市科协、河南省水利学会、黄河水利分会的表彰。
我在原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金堤河管理局局长(正司职)、党组书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岗位上退休后,回到了故乡--淮安,陪伴年迈的老母亲,陪她老人家安度晚年。应区老年科协水利分会朱学举会长的推荐,淮安区老年科协周化堂主席邀请我参加了区老年科协的活动,我非常激动,欣然接受,成为区老年科协水利分会会员,我在故乡又找到了“家”。老年科协是我们离退休科技老人的乐园,我们在这里赞颂祖国飞速前进的步伐,我们在这里不忘初心,为党为国献计献策,发挥余热,笑度黄昏。
我如何为这个新家做工作呢?我就淮安有关水利方面的历史作了一些研究与思考。
在我沉思漫步故乡街头的时候,我发现河下古镇牌坊北面的古河道边上竖立着“古泗河”的牌子,在古河道的桥上,也书写着“老泗河桥”四个大字。凭借从事水利工作多年的智能,我断定这是错误的,古泗河是古淮河下游最大的支流,它根本不在这儿,它发源于山东沂蒙山区,从南四湖进入江苏,经沛县、铜山、睢宁、泗阳,最后在淮阴码头镇北汇入古淮河。河下古镇北边的古河道应该是古淮河的故道。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告诉我们:明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黄河草湾改道后,淮河水又回归不了故道,古淮河逐渐干枯断流,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为满足下游灌溉需要,疏浚了河沟,当时的水利专家殷自芳先生给河流取名“市河”。把“市河”讹为“泗河”的主要原因,于是我编写了《河下古镇北边的古河道应该是古淮河而不是古泗河》和《河下古镇北边古河道的历史变迁》,用来纠正这错误的史实。
关于淮安 “砖工堤”的历史问题,淮安市在淮安区里运河边,建设防洪控制工程建设工地上,发现了一处明代水工建筑,把它称为“砖工堤”。可能由于科技人员疏忽了对时代背景的考虑,做出了不客观的判断、鉴定。明永乐年间,漕运盛世,是需要码头的;疏忽了不同朝代,施工工艺、施工用材、工程结构等都是有差异的,“砖工堤”的建材和工程结构都和永乐年间陈瑄建造的水工建筑是一样的;说什么“砖工堤”是用来保护淮安城墙的“防洪墙”,城墙多厚,砖工堤多厚,研究人员可能不知道洪水从何而来,是汹涌澎湃,还是漫溢流淌。我仔细分析研究了图片、文字和现场,查阅了有关明代漕运的史料,“砖工堤”我认为这一工程,应该是明代永乐年间陈瑄建造的淮安漕运码头,是陈瑄在开凿了清江浦,贯通了里运河后,在1420年前后,在淮安城西建造的漕运码头。 1532年(嘉靖十一年)被黄河泛运所淤埋,大部分被毁,殘留的部分被深埋地下有480余年的历史,我发表了《浅析淮安明代漕运码头遗址》争鸣文章。
我作为老科协一名会员,我积极参加各项活动,近十年来,我先后在《江苏老科协》、《淮安老科协》、《水与中国》等杂志发表了《陈瑄督漕治水三十春》、《淮安人刘鹗与黄河治理》、《水魂》、《南北气候分界线的地标不应该设在废黄河上》、《落叶情》、《我对淮安古淮河上五坝的认识》十余篇涉水研究文章,受到有关部门重视。
我们老年科技人员是我国老年人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蕴藏着丰富的智慧。这是我们在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无私奉献的奋斗中,积累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我们的聪明才智不会因退休而消失;我们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也不会因退休而减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此,我建议江苏省老年科协,要充分利用老年科协这个平台,发挥各类科技老人的优势,为党、为国家献计献策,对一些历史问题,组织进行甄别真假,纠正错误,不给历史留下遗憾。奉献余热,启迪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