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我热爱科技 更爱宣传科技


——“文革”中我在《江苏农业科技报》上用稿

淮安市淮安区老科协 秦九凤

我自很小的时候就关心和热爱科技工作,因为只有科技发展了,社会才能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这不由使我想起了四十五年前的“文革”期间我的一篇小稿在《江苏农业科技报》上刊用的往事。

1973年春天,饥饿的农民排队到公社粮管所购买借销粮。我所在的生产队社员高成顺从席桥粮管所买了二十斤稻谷之后赶忙去碾米机上加工,以便碾成米回家熬粥吃。

就在机器飞转、被脱掉稻壳的白米从机器口缓缓外流时,突然从白米里蹦出一颗特大的稻粒,高成顺伸手捏起这枚大稻粒,看了又看,这枚稻粒几乎是普通稻粒的三倍大,真稀奇!于是,他把这颗大稻粒揣进衣兜里小心翼翼地带回家,生产队出工时才掏出来给大家看。

我见到这颗硕大无比的大稻粒后就想:如果我们种的水稻都能结出这么大的粒子那产量多高呀!我的那颗盼望水稻出良种、提高水稻收成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了。我当即建议:将这粒稻谷由生产队专职育秧员负责培育。当年就收了970多颗大稻粒。1974年春天再将这900多粒稻谷专门落谷、育秧,单株栽插了370多穴,秋天整整收了12斤稻谷。到1975年春天,我们再将这12斤稻谷全部育出秧苗,栽了四亩二分多地的大稻田。

是年的秋天就要来临了,我望着那绿油油一片的大稻谷,都被抽出的谷穗压弯了腰,令我激动无比,便很快拿起笔,写了一篇小通讯《一粒稻的故事》,寄给了当时《新华日报》的农村组。编辑于美贤同志收到拙作后,非常感兴趣,他很快给我回信,提了三点要求:

一、希望到收获后,产量确实较高再见报。

二、要请专职农业科技人员到场鉴定一下,该稻是否真是良种、有没有推广价值。

三、请县委宣传部派人到你们那里实地核实一下,在稿件上加盖宣传部的公章。

有了报社的明确指示,我花了两天时间,拿了一株稻穗请县农科所的同志鉴定,他们说这种稻子叫“寸三粒”。即三粒稻谷接起来就有一寸长,高产是肯定的,但它也存在着耐肥和口松易掉粒的缺点。县委宣传部也派了报道组的秦金文同志到我们生产队实地看了那长在地里的大稻谷。当年秋天在“寸三粒”收了800多斤一亩后报社同意发表我的稿件。主要是肯定农民盼望良种和精心培育良种的科技精神。

我的文章被采用了,它是在1975年10月15日《江苏农业科技报》四版上发表的。编辑做的标题是《一粒稻的故事——记淮安县三里大队贫下中农为革命培育良种的事迹》。为啥没在《新华日报》上刊用而登在《江苏农业科技报》上呢?后来我曾问过于美贤同志,他说,那时是为革命种田,如果你那篇稿子登在《新华日报》上,那么全省、全国各地要稻种的人可能会把你们收的那点稻谷要光了,而且那时是不会给分文的,那你们的损失就大了。他这么一说,我还真的想起来了,就是在《江苏农业科技报》上刊登,还有仪征县胥浦公社、东海县白塔埠公社等单位向我们生产队写信要种子,我也都回信、并回寄了一点稻谷。然而那毕竟是一个非常时期,对这种稻谷的进一步研究等事从那之后也就不了了之,无人问津了。

需要多说一句的是,在那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写稿不仅不发分文稿费、连作者的名字也不能署在文章后边。我的这篇稿子的署名就是“席桥公社、宣传部报导组”。然而我热爱科技、醉心于宣传科技的做法却是有目共睹的。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