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源自涟水的军医世家

  2014年教师节当晚,央视新闻联播节目播出一组全国各地在教师节前夕慰问优秀教师的节目。首先播出的就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领导登门慰问百岁老教授丁鸿才的场景。老教授行动虽有不便,但身板挺直,满头银发,面色红润。谈起颌面外科教研室的课题,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论起来,他还是一位从涟水走出去的医学专家哩!

  1914年农历五月十六,丁鸿才出生在涟水县涟城镇五岛湖南的一个西医家庭。其父丁翘南,光绪二十四年六岁,入塾馆受教,1906年十五岁,入新学。1909年冬升入涟水县高等小学。一年后由县署保送位于苏州的江苏省官立法政学堂。辛亥革命后学校停办。返乡转至淮阴美国长老会办的仁慈医院,跟林嘉美,钟爱华医师学医。几年后,学成返乡开设“广恒医药局”,从此走上从医的道路。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毅然弃家从军。1937年中秋节前夕,辗转至山西抗日前线,在前身是蔡廷锴的十九路军某骑兵团,任上尉军医。期间,与八路军115师的卫生队在战场救护中多有配合。徐州会战开始后,参加了台儿庄作战。1938年6月中旬,骑兵团在徐州突围中被打散。身负重伤。后化妆在一户老乡家疗伤。端午节后返回涟水老家。前后参战八个月。终因炮弹爆炸的声浪冲击,听力受损,有碍内科听诊。以后专攻外科,骨科,烧伤科等。

  丁鸿才是长子,自幼聪慧,五岁入私塾。1929年从涟水县实验小学毕业,考入中央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初中部(今南师附中)。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时局动荡,回涟水县立中学借读。8月县中毕业,考入省立苏州中学高中部。1935年考入中央大学医学院六年制口腔本科。抗战爆发后随校西迁成都。1941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50年起,先后任第三军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副教授、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首任主任。1956年作为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被授予少校军衔,1961年晋升中校军衔,1962年晋升教授。1981年带头退出领导岗位,任研究生导师、校专家组副组长、兼口腔医学院专家组组长、校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主任。1986年晋升专业技术三级,1991年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3月退休,享受副军级待遇。2015年8月因病去世。

  丁鸿才教授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的建立与发展,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是我国著名的口腔医学家、口腔医学教育家、口腔颌面冷冻生物学家。创造了享誉国内外的“丁鸿才氏法”、颌骨缺损用植骨代用品植入法、冷冻治疗恶性肿瘤及多种组织的低温冷冻法。他先后出版专著17部,发表论文90余篇;获军队及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成果奖11项;先后荣获解放军三总部、国家教委颁发的荣誉证书,荣立三等功一次。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创学育才七十年,造福军民两世纪。”这是当年第四军医大学政委戴旭光祝贺丁鸿才教授九十五岁寿辰时的题词。丁鸿才教授作为“颌外开拓者,口腔老元勋”(中华医学会会长王兴题词),一生投身口腔事业,从医、从教,教书育人,大医精诚。不仅被业界誉为“学术上一面鲜艳的旗帜”,还被师生、患者称为“充满仁爱之心的军中长者”。为抢救颌面部受伤的志愿军官兵,可以几天几夜不合眼;为给“坑面女”做手术,组织全科人员日夜攻关;为响应“军队领导干部年轻化”的号召,带头退出领导岗位,推荐自己的学生任职;为培养青年专家,他甘做人梯,把自己的科研心血无偿让给学生;当他体检时查出肾癌,为让年轻的军医消除顾虑,让他们把自己当成实验动物,大胆地在自己身上开刀;病重弥留之际,为了不占用土地、不给单位、家人带来麻烦,他要求死后丧葬从简,撒掉。丁鸿才教授用自己的百年人生,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丁鸿才育有三女一子,连同婿媳,皆为军地医学专家。

  长女丁蓉民,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先后在济南空军医院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工作。任教授,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曾为党和国家领导人诊疗。其夫曹铁生,现任第四军医大学二级教授,博导,长期从事心脏病学和超声心动图学的医,教,研工作。在多个心血管研究领域达到了国内和国际先进水平。是中央军委保健专家组成员,全军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们的独女曹玲,也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留校任教。与她的同学兼同事结婚后,一同赴美留学,工作。

  其子丁健民,在陕西插队时入伍,后被推荐入上海中医学院学习。毕业后回上海空军第三医院工作。现任上海455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是胃肠道良,恶性肿瘤的治疗和胆道疾病诊治方面的专家。曾获得多项军队医学成果奖项。其妻贾兰,也系455医院副主任护师。

  丁翘南次子丁鸿德,生前也系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放射科主管技师。其妻朱秉兰也系该院主管护师。

  丁翘南的外孙丁永和也曾是个卫生兵。

  如此算来,此大家庭四代从医,人数多达十五人。其中从事过军事医学的就有十一人。(丁鸿慈)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