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编写:徐忠
正是中国人讲好中国故事、淮安人讲好淮安故事的潮起之际,我学习评话艺人讲《三国》、说《水浒》的样儿,讲一讲开国总理周恩来少年时期所写的故乡——江苏淮安和千年大运河的系列故事。开篇的故事是《“名郡”与“要冲”》
《“名郡”与“要冲”》——周恩来编写的系列故事之一
一说这故事题目,听者读者都会问“名郡”与“要冲”是什么意思啊?请勿燥,且听我先把童年周恩来所受陈氏的故乡文史知识的家教说起。关于对陈氏的关系和称呼,在 1964年8月2日、8日的家庭会议上周恩来对全家人说:“十一叔(按堂兄弟的大排行对小叔父贻淦的称呼)刚结婚一年就死了,十一叔婶都属虎,才20岁,我刚一岁,就把我抱过来。”请注意“把我抱过来”这句话,正因为这关系,周恩来对陈氏先称小婶母,后来叫妈妈,日记、书信文字表率称母亲。抱养之后,幼年恩来就从前院移到后院水井前面的两间房子里,与陈氏居住。陈氏是才女,具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全身心地对童年周恩来进行早教,给他讲故事,让他学诗词、看小说,又让他“少游江淮,纵览名胜”,学到了许多“四书”“五经”中所没有的广博知识,所以他的散文一开头就说:故乡是“古之名郡”,“扼江北之要冲”。这个“冲”字不单单是我们所理解的冲锋的冲,也不是大水冲倒堤坝的冲,而是有典故的。
1914年,十六岁的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期间,在其主编的公开出版的敬业乐群会的《敬业》会刊上,以“飞飞”署名发表了有关运河文化的长篇散文《射阳忆旧》,开头就写了故乡与运河的渊源及其在运河漕运中的重要地位,言简意赅地点明:“淮阴古之名郡,扼江北之要冲,清时海禁未开,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经之孔道也。”从题目的“射阳”和开篇的“淮阴”的地名,到“要冲”、“海禁”和“孔道”,都是讲的运河与其故乡两淮变迁的历史,是古今名人伟人对淮安在京杭大运河历史地位的最科学、最准确、最精辟的概括。
“射阳”是什么意思呢?指是的周恩来1898年出生地淮安府山阳县(民国初年改为淮安县)。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将秦代所建的淮阴县东南的射水和射阳湖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分出来,按照古代地理阴阳学说,水之南为阴,水之北为阳,即定名射阳县。这个射水(河)、射阳湖与吴王夫差在周敬王三十四年、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开凿最早的沟通长江与淮河的人工运河——邗沟密切相关。开邗沟的起因是吴国打败了越国,统一了江南,吴王夫差积极北进伐齐,妄图称霸中原的军事文化。为了运送军队和军送粮草的需要,自长江边的邗城向北东缀原有的长江与淮河之间的水道,迂回曲折。据古书记载:“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对邗沟走向的记载是:“邗沟自少陵北出高邮南三十里的武广湖与绿洋湖之间,然后入高邮北三十里的樊梁湖,折向东北至博芝、射阳二湖,再折向西北出夹耶至山阳入淮河。”全长约380公里。这条古河,史称邗沟东道。
东汉建安初年,陈登任广陵太首,因东道邗沟淤塞,运道迂回曲折,乃改凿西道:“淮湖纡远,水陆异路;山阳不通,陈穿沟;更凿马濑(即今白马湖),百里渡湖。”这条西道的走向,仍从广陵城(即扬州)至樊梁湖不变,但从樊梁湖往北不再绕道博芝和射阳二湖,而是径直往北开渠,沟通津湖(今界首湖)、马濑湖,复经射阳湖北段达末口。
邗沟的东道与西道,都经射阳湖。明代著名神话、科幻小说《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自号射阳居士,书房名曰“射阳簃”。周恩来散文中有这样一段叙述:“余本浙人,自先大父(即祖父)为宦(即为官)吴省(即江苏),遂徒家而居焉。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淮人;耳所闻,目所见,亦无非淮事。”周恩来按文人爱用古地名的惯例,以“射阳”作篇名,回忆运河“要冲”、“孔道”之“淮事”,足以说明他的故乡文化素养的底蕴是很深的。
“淮阴古之名郡”是指秦代初年,统一天下,废除周朝的封国与州的建制,实行郡县制,天下共分36郡,每个郡辖县若干。定县名取山水之阴阳来定,山之南曰阳,山之北曰阴;水之南曰阴,水之北曰阳。淮地处于淮水之南,即定名淮阴县,其地域大体上是古淮河以南射阳湖畔的大部分地方,与现代的淮阴县和淮阴区范围都不同。清代的“海禁”,即海上的南粮北运的通道没有开通。淮阴的其名郡地位在于“江北之要冲”和“南省人士北上所必经之孔道”。清代的县分为四等,即以“冲、繁、疲、难”四字划分县缺:地当孔道者为“冲”;管辖面积大、事务繁重者为“繁”;赋多逋见者为“疲”;民刁俗悍命盗案多者为“难”。由此我们知道古淮阴今淮安自古就是运河漕运之要冲的“一等”地位。
欲知后一个故事内容,且等我下次说来。
《“盗以悔罪”》——周恩来编写的系列故事之二
话说少年周恩来在纪事散文《射阳忆旧》中讲的是“盗以悔罪”的故事,是他在淮城西门外所见的真人真事。他说:“是日,淮郡市民,人言藉藉,群集西门外(即里运河堤上),观盗之来。”他以写实见长的功力,叙述了对盗犯的外表和内心的看法。
这个故事说的是贫富矛盾,写的是淮城内东长街一个富户人家,多为地主,也可能是地主兼资本家的商人,遭到无法生存的乞丐抢劫,“夺无数珍物而去”。县衙派护兵捕获乞丐,乞丐夺刀,杀死护兵而逃走他乡,县官严加缉捕,四年尚无下落。忽然有一天,逃走的盗贼在清江“被捕快发现直供不讳”,复被抓获押入大牢。重点描写了穷苦盗贼被押解刑场的一幕,点精之笔是盗贼当面向被其杀死的护兵的孤儿寡母忏悔,对其子说:“公子宥我?公子宥我!我非仇于汝父而杀之也,因自卫之故,我之有罪于汝,非一言所可尽矣。今惟有一死,以谢汝,以慰汝父在地下之灵。我甚乐死,我今将往死所矣。”可贵之处,一个16岁的少年,竟能对这一故事,发出这样的感悟:“及今思之,犹如昨日。夫人之同情,有感化于默者,受教者忘其为教。”“同为人者,皆有不可移之正义。“余观盗之初,固甚恨其为人矣。及盗以悔罪而生自觉心,而余及变为悲酸之念。”就少年周恩来当时的阅历和见识,不可能弄清贫富矛盾的阶级本质,但是他能认识到人性的感化,特别是对被杀之盗的悔罪“自觉心”而产生的“悲酸之念”,实属超群之见!
欲知后一个故事内容,且等我下次说来。
《“诚实守信”》——周恩来编写的系列故事之三
周恩来的《“诚实守信”》故事,写的是诚实守信、不取不义之财的穷苦仆人,讴歌其“朴诚”的素质,“以风天下之公仆。”这位仆人,出生穷苦农家,十几岁就到一户士绅家当仆人,因勤劳、朴实,受到主人的信用,从柴米油盐管起,成为管家仆人,受到其他仆人忌妒。但是,主人经过几次考验,进一步信任他、重用他。一日主人外出,“置钱千贯”,锁在家中,把钥匙交给仆人保管、使用,当主人回来清点,开支和积余不错分文。这个仆人看破人生,固守贫穷,不取妻、不生子,仅有一过继子,五十四岁时患重病,拿出二百元交给嗣子,交待说:这是我数十年辛苦的积聚,你以十几元葬我,其余的留给你谋生计。雇用仆人的士绅知道仆人的临终之举,深受感动,赠四百元给其嗣子,嗣子不要,士绅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说此钱是其叔父存放在他家的,应该交与嗣子。嗣子才“拜而受之”。
周恩来编写的这一故事,某些情节与他的奶妈蒋氏的人品有许多相似之处。由于少年周恩来感受极深,所以在散文结尾点明如何看待人与金钱及信义与私利的关系:“夫钱犹腻,近则受污。古今士夫,以此坏名节者,何可胜数!而闾巷细民,目不知书,乃能慎于所守,不敢自监而自盗焉。《论语》所谓见利思义者,其在斯人与!某仆安在!吾将公之天下,使四万万人(当时的全国人口总数)共得而仆之,必不负所托也。”联系现实的反腐倡廉和提倡诚实守信、构建和谐淮安的今天,就更应该弘扬淮民的这种传统的纯朴之风了! 欲知后一个故事内容,且等我下次说来。
《“淮上女侠”》——周恩来编写的系列故事之四
知道伟人周恩来写过小说的人很少,读过周恩来小说的人可能就更少了。多数书和文章的作者对周恩来青少年时期写作、发表侠义小说的事都有所忽略。南开大学历史档案馆保存的周恩来主编的公并发行的《敬业》刊物上,连载了周恩来所著的侠义小说《巾帼英雄》,现在只有1、2期上所载的两部分,因第3期《敬业》刊物至今未能发现,所以就无法知道这篇小说的结局。
但是,读者读了《敬业》1、2期连载的小说内容,对小说的故事梗概还是能够了解的。这一故事的大体内容是:侠女“姓洪,小字飞影。喜青衣,故其母呼之为青儿。”“青儿本家大江之北淮阴。”其父是武功超群的保镖头目“洪老虎”,“慷慨好义,性和顺,嫉恶济贫,有古大侠风。”“青儿既生长名门,自幼有殊力,绰然有乃父风,”有着“侠烈心肠”。青儿有一叔父名洪直,一兄长名洪湖,二人武功均不如青儿,但“赋性暴虐”,不听青儿劝说,常与官吏勾结,鱼肉人民。有一邻居儿子因科举考试不中,“郁郁含恨而亡。”其妻张氏贤良,自愿守寡服侍公婆。可是张女之父无耻,却要嫁女得钱,不料张氏,誓死不从,自缢身亡,张氏反诬告亲家害死其女,一审因张某无凭,被判“诬诈之罪”。张某贼心不死,又找到青儿的叔父和兄长,由其输通县官,允许官私打赢,平分亲家的家产,经洪直、洪湖从中斡旋,县令颠倒是非,果然把张氏亲家夫妇判罪入狱。青儿抱打不平,冒险深夜劫狱,救出蒙冤的老夫妻二人,又驾船把他送往扬州避难。
这部无法读到全部的小说,仅上半部分就有很强的可读性,首先是对淮上风光,描写得生动精练。如小说一开头就写道:“寂寂荒郊,茫茫旷野。时则晨星隐隐,晓雾沉沉,几处烟云,一湾流水。凉风吹帽,细雨沾衣。茹茵碧草,回旋路左。”其次是人物个性鲜明。突出是青儿仗义行侠与其叔兄贪财害人的对比极为强烈。再次借侠义故事,抨击了清朝末年官场的黑暗。小说感叹:“嗟呼!世欲浇漓,江河日下,钻营狗苟之徒,贪赃枉法之官,肆其所为,恬不为耻。”小说又明确地“试问:以斯种混沌官吏理民事,则民生之憔悴,民智之闭塞,民德之弱薄,彼乌能一一及之,兴利除弊,为民谋幸福哉?”更为可贵的是揭露批判混沌官吏的同时,对所迫害的忠厚纯朴的民众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与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