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牛角号
  上世纪六十年代,原龙山乡是全国闻名遐迩的牛乡,养牛数量最多,品种最优。由此,盱眙山区关于养牛的习俗源远流长,牛角号就是其中一枚难以忘怀的奇葩。

  远古,原龙山乡翰林山脚下有一个村庄,村庄里有一个白发老人,用黄牛角、水牛角精心刻制成牛角号。老人从早到晚吹着牛角号,赶着牛群,漫山遍野的吹号放牛。久而久之,牛听号声而聚而散而归。从此,山里人将老人制牛角号吹牛角号牧放牛群的技术代代相传。

  牛角号,形状圆锥形,是黄牛角或水牛角制成,全长不足一尺,制作起来很简单。先在弯弯的牛角尖端,凿成筷子粗的小孔,作为号嘴;再用锅底烧红的火叉,在号嘴上部烫出三个圆孔,作为号点;在喇叭口的一端刻上各式各样的花纹,作为装饰。这样一支土生土长的牛角号就制成了。牛角号看起来古朴雅致,吹起来嘹亮悦耳。放牛人只要“嘟……嘟嘟……嘟嘟嘟……嘟,吹响牛角号,解开牛绳,牛群就会随号声早出晚归,不乱跑,不掉队,很听号令。一声声高亢昂扬的号角乐曲,从牛棚悠悠荡漾,萦绕着山岗,栖息于农家,共鸣出惟妙惟肖的神韵和灵气。

  曾听村里老人说过,在那贫困年代,山村的孩子们都放过牛,都会吹牛角号,那号吹得很上路子,很有点子,也很耐听。每天十几个小伙伴,吹着号角,赶着老牛,聚到山腰,站在山崖上,躺在碧草中,比赛吹号,看谁吹的时间长,看谁吹得号声响,看谁吹得点子多。那悠扬动听的号声,时远时近,时长时短,时高时低,呼唤着满山满坡的牛群,在滚动的碧草绿波中,或昂头欢叫,或低头吃草,或溪边饮水,或追逐偷情。大自然造化的牧童、牛群、青山、溪水,尽情尽兴地享受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天伦之乐。

  牧童渐渐走向壮年。他们仍然手握牛角号,不停的司号放牛,还做上生产队的牛倌之位。那时牛归集体所有,牛倌一人牧放上百头牛群。清晨,牛倌从崎岖的老路吹响牛角号,赶牛上山牧放;中午,号声仍在山坡荡漾,呼唤着牛群;日落,号韵回响在集体牛舍旁,伴随着山泉溪水汇流远方。那时,无论春夏秋冬,阴晴冰霜;无论时过境迁,牧草枯荣;无论酷暑蒸腾,寒风刺骨;牛倌三百六十五天,穿着草鞋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吹着牛角号,翻山越岭,牧放牛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牛倌爱号如命,视牛如亲,日日夜夜魂牵梦萦着一个个淳朴真诚的梦想……

  牛倌从壮年走到老年,牛归农户私有了。牛倌辞去职务,成为各家各户自由放牛人。他们在大山上吹起千遍万遍牛角号,号声飞越崇山峻岭,吹醉山野茂林,唤醒偏僻山村,融汇成一幅幅灵气感人的画面,演奏出一曲曲心想事成的凯歌,圆了多年来家家养牛,户户致富的美梦。

  后来,山岗草原经受洪水肆虐,掠夺经营,过量牧放,牧场变小了,土层变薄了,石头变多了,牧草变稀了。黄牛、水牛再也不听从牛角号令使唤了,在牧场上东奔西跑,哞哞乱叫,寻觅最简单的希望——用青草或枯草填饱肚皮,再去劳作,再去耕耘。再去奉献。

  然而,自由放牛人只好扔掉牛角号,举起牛皮鞭,“劈劈啪啪……”千条万条皮鞭落在牛身上,血迹斑斑,伤痕累累……黄牛水牛老牛小牛又听贯了皮鞭抽打声。从此,牛角号销声匿迹。

  如今,农村实现机械化,耕田不用犁,打场不用牛;家家住楼房,户户达小康。牛屋拆除了,牛已不养了,可是,牛角号的典雅、牛角号声的古韵,久久撞击心灵,时时难以忘怀。

  连绵起伏的群山峻岭,千支万支牛角号,穿透时空,渗透着神奇的故事,记载着牧童成长的过程;千遍万遍牛角号韵,朝起暮落,镌刻着历史的烙印,诠释着山村兴衰的变迁。(夏维新)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