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东方红》的旋律从西方飘来

  六九年的春节,是我们插队后过的第一个春节。各级革委会号召我们留在农村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知青们却没有一个人想留下来“革命”,都想返城。既然不是“革命行动”,就不宜成群结队、大张旗鼓地回省城,都是“单溜”。我们知青户三人选择半夜行动。其好处有二:一是目标小,二是既能赶上回省城的早班车,又不用在县城住宿。这是木匠“黄大牙”的主意,他与我们结伴而行,他要去安徽明光走亲戚。

  半夜时分,天寒地冻,我们“师徒四人”(师傅是木匠,我们三人是“徒弟”),三副担子,一路往西,蹀躞而行。三副担子,挑的全是年货:糯米、鲜鱼、活鸡、野鸭、野兔等等,黄木匠自己一副担子,我们三个知青的年货组成两副担子。最重的担子,一直由黄木匠挑着,那是我们的。较轻的两副担子,我们三人轮流挑。

  刚出发时,天上还有星月闪烁。越走,云层越厚,天越黑。不久,天上开始飘雪花,雪越下越大,路上积雪越来越深。一不留神就踩碎洼处冰盖,弄湿球鞋。我们的头上、肩上、担子上都覆着白雪。俗话说:“路远无轻担”。我们赶了二十几公里路后,担子仿佛越来越重,我们三人加快了换担挑的频率。我们真想坐下来休息一下。可黄木匠不让:怕我们一旦坐下,就起不来。我们的鞋袜湿了,裤腿湿了。虽然冻脚疼,但身上并不冷,连衬衣也汗湿了。头上直冒热气。雪是越下越来劲,鹅毛大雪下得人睁不开眼,辨不清路。肚子越来越空,嗓子越来越干,脚步越来越重。我们不时在路边抓把雪润润喉咙。黄木匠不时给我们打气:我们已走了一大半了,快到了。此时的我们,又累、又饿、又困,真想倒下来睡一觉。

  估摸着约走了四五个小时,忽然从西边县城方向飘过来《东方红》乐曲的声音,在北风的呼啸声中是那么清晰、亲切!不啻天籁之音、人间仙乐。我们知道,这熟悉的旋律是县有线广播站一天节目的开始曲。意味着天快亮了,县城快到了,我们的苦难历程快结束了!感谢《东方红》给我们的肌体注入了活力。否则,我们不知道能否坚持到天亮,坚持走到县城。黄木匠告诉我们:已到朱坝公社,还有十来里路。此时的雪仿佛小了一点,我们重新打起精神,脚步也轻快了起来。

  天刚亮时,我们穿过清冷的县城,来到位于洪泽湖大堤的长途汽车站。哪知,车站里人山人海,全是滞留的旅客,大部分是知青。只见候车厅里,坐的坐、躺的躺,吵的吵,骂的骂,乱哄哄的。据说,有的知青已来了两天,还没有买到车票。小县城遭遇如此汹涌的探亲潮,使公路客运措手不及。只怪这些知青不过“革命化的春节”,非要凑热闹,给当局出难题!我们找到一间空库房角落,卸下担子。脱下沾满泥土冰渣的鞋袜。我的脚已冻僵了,十个脚趾甲全变成紫黑色的了。

(丁鸿慈)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