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鱼种越冬管理措施

冬季既是水产养殖的收获季节,同时也是下一个养殖周期的开始。抓好鱼种管理,确保鱼种安全越冬,是鱼类养殖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技术环节,事关鱼种培育和成鱼养殖效益能否顺利实现。为此,金湖县老科协提醒鱼种培育者抓好以下越冬管理措施

一、强化秋季培育

强化鱼种秋季培育,促进摄食, 肥体壮膘,积蓄能量, 是提高耐寒力、抗病力、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进入秋季后,气候、水温适宜,应多投喂一些适口性强、富含蛋白质、淀粉较多的精饲料,日投饲量为池鱼体重的3%5%,以提高鱼种的肥满度,使之安全越冬。

二、越冬池条件

越冬池塘应选择靠近水源、水质清新、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注排水方便和周边无污染的地方;池塘面积可依据鱼种数量确定,一般以35为宜,水深为1.52.0,池埂坚实,保水性好,池底平坦,淤泥1015厘米。底稀软腐泥较多(增大耗氧量)及渗漏严重而又难以补水的池塘,不适宜鱼种越冬。

三、清池消毒

鱼种入池前1015,排干池水,曝晒57,用生石灰或含氯量为30%的漂白粉清池消毒,按1水深计算,生石灰与漂白粉的用量分别为150千克/12千克/,方法是加水充分溶解后全池均匀泼洒,不留死角,以杀灭病原菌和野杂鱼。待消毒药物毒性消失后,重新注入新水,投施经过发酵过的畜禽粪肥培肥水质。

四、放置水草

由于鱼种越冬期间,一般都潜伏在深水草丛中,很少活动,因此,在越冬池内应放置经消毒过的水花生、水浮莲等水草(冬季水草受霜冻后下沉,可作为鱼种的越冬保暖场所),为鱼种营造一个舒适、保暖、安全的越冬环境。

五、鱼种入池

1.规格质量

鱼种规格:青、草、鲢、鳙鱼体长应达到l5厘米,鲤鱼应达到13厘米,鲫鱼和鳊鱼应达到10厘米;鱼种质量:头小背宽,膘肥体壮,体色鲜明,眼睛亮丽,鳍条无损,鳞片完整,跳动活泼,逆水性强

2.搭配比例

根据越冬池水质肥瘦确定搭配比例。肥水池以鲢、鳙为主,其适宜比例为鲢鱼占60%,鳙鱼占20 %,草鱼占10 %,鲤、鲫鱼等占10%。瘦水池以草鱼为主,其适宜比例为草鱼占50%,鲢鱼占20%,鳙鱼占20%,鲤、鲫鱼等占10%。

3.投放密度

越冬池的鱼种投放密度取决于鱼种种类、规格质量、池塘条件、水温水质及管理水平等条件, 绝不能无根据、无限量地盲目投放。一般投放规格为10厘米的,密度在34万尾/;规格为12厘米的,密度在23万尾/。若鱼种体质强且水质好,管理水平高,投放密度可适当加大,反之则相应减少。

4.入池时间

越冬鱼种入池时间不宜太早,也不能过迟。太早水温高,在捕鱼、并塘等操作过程中鱼体容易受伤。同时,鱼类还未停食,过早放到越冬池后,鱼吃食受到影响,体能消耗大,对越冬不利;过迟水温偏低,网捕、搬运时又容易造成冻伤。特别应注意严冬和下雪天不能拉网并塘,否则鱼体因冻伤,造成鳞片脱落出血,极易发生水霉病。越冬鱼种一般于l0底至11初开始投放入池,尤以水温 8℃l0℃时投放效果最佳。水温低于8℃时,切忌投放。

5.投放方法

选择睛好天气的中午投放,先进行分类、筛选、过数, 然后用3%5%的食盐水浸洗消毒5分钟,以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在投放入池时,应注意细心操作,避免鱼体擦伤,碰伤或踩伤,确有受伤的应在伤口处涂抹龙胆紫(紫药水),以加快伤口结痂、愈合。

六、技术管理

1.合理投饵

鱼种进入越冬池时,水温大约在10℃左右,此时鱼类仍能摄食。因此,应该坚持投喂精料,并尽量延长投饲时间,以增强耐寒力和抗病力,降低越冬死亡率。在整个越冬期间,只要水温在8℃以上,就应坚持投喂精料,饲料投喂选择在晴天中午进行,一般13投喂1次,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1%2%。封冰后,可在敲开的冰洞口进行少量投喂,便于鱼种能及时吃到饲料。 

2.水质调节

加换水。一般1520加水1次,每次加水1020厘米,当水源温度高于池水温度时,可排出部分老水后,适当加入新鲜水,以提高池水温度;二是增加溶氧。当池水溶氧低于5毫克/时,应开启增氧机增氧或使用化学增氧剂增氧,确保鱼种在溶氧充足的池水中安全越冬。

3.病害防治

鱼种越冬期,在有病原菌存在的低温条件下。极易发生水霉病,主要是因鱼种并塘或放养时受伤或水位低冻伤引起。防治措施有:一是清除过多淤泥,用生石灰彻或漂白粉彻底清塘,杀灭病原菌,降低鱼种发病率;二是鱼种捕捞、运输时,应仔细操作,勿使鱼体受伤,最好在放养前用20毫克/的聚维酮碘溶液制剂浸泡1020分钟;三是用0.04%的食盐和苏打水合剂(1:1)全池遍洒或浸洗。

4.清扫冰雪

冷冬年份,会有长短不同的封冰期,为了保证鱼种安全越冬,在封冰期要打冰洞,一般每亩冰面34个冰洞,每个冰洞面积0.5平方米左右。打冰洞的目的是观察鱼种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增加溶氧,便于投喂;下雪后,要及时清扫冰面积雪,使冰面保持透明,以利于阳光透入水中,促进水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为池水提供氧气。

供稿:金湖老科协   唐玉华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