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生猪产业波动探析与对策

淮安市洪泽区老科协  张国香

 

生猪产业,在中国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猪肉是我国居民的主要食物消费品,猪肉价格波动深刻影响居民生活消费指数变化。如何稳定生猪生产,降低生猪产业波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现已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生猪产业波动概述。

21世纪之前,生猪产业与农业主要大宗粮食丰歉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地域性粮食丰收,生猪饲养量上升,反之则下降。为稳定生猪生产,地方政府根据市场“猪粮比价”指数,对生猪养殖户进行补贴,以此稳定恢复生猪饲养量。千家万户小规模养殖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主要生猪生产方式,这样的激励政策在短时间内即收到预期效果。21世纪之后,粮食产量稳定提高,生猪产业受大宗粮食产量的影响逐渐消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推进和先进技术的集成应用,生猪产业小规模养殖不断减少,规模化集约养殖迅速增加,生猪产业受市场、资本、疫病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加深。尤其近10年来,各类资本不断涌入生猪产业参与竞争,由此频繁出现全国范围猪价上涨—猪饲养量增加—猪价下跌周而复始的“猪周期”现象。每经历一个“猪周期”,就有一批中小生猪养殖企业(户)遭到淘汰,大型生猪产业集团则以其强大的资本、人才、科研、管理等优势得到惊人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 “环保风暴”、生猪蓝耳病、非洲猪瘟以及市场因素导致的“猪周期”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加剧了中小生猪养殖企业倒闭,生猪养殖量急剧下降,猪肉价格迅速攀升。为此,中央政府动用储备与进口猪肉平抑市场价格,地方政府对规模养殖生猪企业实行财政补贴、养殖用地优惠等政策,刺激扩大生猪生产。政府的政策虽然收到了稳定市场价格、恢复生猪生产的预期效果,但也助推了大型生猪产业集团的兼并布局,并进一步挤压了中小生猪养殖企业的生存空间。

二、生猪产业波动态势。

观察2014~2019年约两个“猪周期”生猪出栏、规模养殖、猪肉市场价格情况,全国、省、县均呈现一定的波动变化。生猪出栏,根据网络、年鉴及统计资料,2014~2019年,全国、江苏、洪泽,生猪出栏量均呈现为20142015年最高,2019年最低。规模养殖,总体看,2016年以后,超大型生猪产业企业发展迅速,规模化养殖比重快速提高。全国,2016年年出栏1万头以上的养殖企业共4572个,总出栏量9000万头,约占全国总量13-15%。2017年排名前10的生猪养殖企业年出栏4400万头,占全国总出栏6.5%, 2019年出栏4600万头,占全国总出栏10.8%。江苏2019年大中型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0%。洪泽2019年出栏生猪50~2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89个,规模比重达到92.9%。猪肉价格,全国白条猪肉平均价格 2014~2017年稳定在8~10/公斤,2018年大幅下降为6.25元/公斤,2019年急剧上升为56.08元/公斤;江苏2019年每公斤58.00元。

20142019年生猪出栏量统计表

年份

出栏量(万头)

全国

江苏

洪泽

2014

73510

3073

23

2015

70825

2978

22

2016

68502

2847

20

2017

68861

2805

15

2018

69382

2681

9

2019

54419

1922

5

三、生猪产业波动探析

表面看,生猪产业波动源自中小生猪养殖企业(户)跟风“猪周期”及“环保风暴”、重大生猪疫病等因素。尤其2016年以后,国家开展畜禽养殖等环境污染整治风暴行动,加速淘汰了相当数量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中小生猪养殖企业(户)。生猪蓝耳病、非洲猪瘟两大疫病,接连在全国大范围流行,疫病防控设施与技术落后的中小生猪养殖企业(户)因此遭遇破产,导致全国生猪养殖量骤然下降,商品猪出栏减少,市场猪肉价格飞涨。深层看,近年来大量资本涌入,生猪产业波动频率加快,“猪周期”显著缩短。在地方政府“扶大促强”政策支持下,大型生猪产业集团不断扩张,推升了生猪产业生产资料市场价格。根据洪泽情况调查,2019年一头后备母猪售价5000元,一头“洋三元”商品苗猪售价1700元(成本400元)。饲料(添加剂)、疫苗、药品等,除国家强制免疫疫苗外,大型生猪产业集团自行研制销售,自行定价,中小生猪养殖场(户)被动接受市场价格,生猪养殖成本进一步增大,较短时间内多重因素的叠加,中小生猪养殖场(户)急速倒闭,出栏生猪一时满足不了庞大的市场需求,由此猪肉价格刷新了历史新高,居民生活消费指数畸形攀升。

四、生猪产业主要隐忧

规模化集约型生猪产业崛起,从根本上变革了传统的生猪生产方式,其生产效率、投资回报、产品安全、技术集成、环境质量等都得到了空前提高。但生猪产业过度集聚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一,市场稳定风险。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消费市场,目前猪肉消费仍占居民肉类消费的63.51%,庞大的市场消费需求,依靠少数资本集团主导生猪产品供应,其市场价格制衡存在隐忧,一旦产业链断裂或遭遇难以控制的疫病侵袭,生猪市场供求与价格必定产生剧烈震荡。其二,粮食安全风险。生猪产业生产方式不同,对饲料资源需求不同。超大规模机械化自动化生猪养殖方式,高度依赖谷物、豆粕等原料投入,饲料原料大多依赖进口,一旦国内外市场动荡,价格攀升,必将导致终端产品价格提升。同时,过度消耗谷物原料必然危及人类粮食消费安全。另一方面,苜蓿、糟渣类等对生猪饲养具有较大利用价值但不适合超大规模养殖的自然资源浪费巨大。其三,种质单一风险。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企业,以引进国外生猪品种生产“洋三元”商品猪为主,该类品种生猪饲料报酬好、生长快、瘦肉率高。但近年来,这类种猪市场价格畸高,形成了国际国内资本的垄断性经营,最终传导给生猪产品消费者。种质单一对疾病抵御能力下降,同时,我国的地方优良猪种质资源面临灭失的危险。

五、生猪产业波动对策

相当长时期内,猪肉仍将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导品种。生猪产业是肉类产量与生产效率最高的产业之一,现阶段,我国生猪产业是仅次于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为稳定生猪产业经济发展,降低产业波动对国民经济与居民生活消费需求的冲击,减轻中央及地方财政压力,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生猪产业环保与重大疫病防控准入标准,运用政策、科技与转变消费者肉类消费理念等措施综合施策,稳定猪肉产量与市场价格,严格控制生猪产业波动带来的风险。 

平衡发展区域生猪产业经济。我国幅员辽阔,生猪品种资源丰富,生产性能各异,这为区域性生猪产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生猪产业涉及生猪种业、饲料生产、肉产品加工贮运、生物制药、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等相关产业发展,其产业链长,经济增长点多,投资回报率高,是各地极具增长潜力的产业经济,应当鼓励地方政府利用区域优势,发展符合本地特色的生猪产业。一是根据乡土经济的特点,成立生猪产业合作组织,充分利用本土劳动力资源、社会资金、闲置资产,依靠区域科研院所,合力发展适度规模的地方品种生猪养殖,丰富生猪产业经济多样性。二是根据猪杂食性动物特点,采用传统与现代养殖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各地特有生猪品种与动植物资源,生产传统特色品牌猪肉产品,以此实现市场差异化竞争。三是根据产业最佳发展半径,扶持培植生猪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区域经济效益最大化。四是地方政府应当从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疫病灾害保险、从业人员培训、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地方传统特色产品品牌创建等关键环节,给予充分的财政支持。

运用科技化解生猪产业风险。科技是化解中小企业生猪产业波动风险的重要手段。产业外部,重点防范重大疫病风险。政府相关部门主动作为,运用核酸检测等先进技术,强化重大传染病防控,改重事后“封锁、扑杀、消毒”为重事前“筛查、封锁、扑杀、消毒”,同时探索传统中兽医药应对动物疫病的可行性,最大限度地降低疫病对生猪产业发展带来的威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生猪产业波动预警机制,主动应对生猪产业市场变化。产业内部,地方中小生猪产业企业,根据地方生猪品种特点,运用传统的去势技术、青绿饲料利用技术、阶段饲养技术等,解决猪肉品质问题,着力生产肉质风味独特的特优猪肉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根据污染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原则,提倡秸秆垫料养猪与废弃物沼气、食用菌基质与肥料循环利用,实现产业经济与环境生态效益最大化。

培育居民肉类消费多样性理念。我国居民长期以猪肉消费为主的习惯,客观上抑制了其它养殖业的发展。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增强人民体质的需要,必须积极引导居民形成肉类消费多样性理念,以此降低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过度依赖。近年来,由于猪肉价格过高,消费者已经主动选择牛羊鸡肉及鸡蛋消费,并对其相关养殖业产生了积极影响。从2014~2019年市场肉类消费情况看,猪肉价格与牛羊鸡肉及鸡蛋价格呈正相关。全国平均,牛肉价格2014~2019年稳中有升,最高的2019年69元/公斤,最低的 2016~2017年60元/公斤;羊肉价格2014~2019年波动度较小,白条羊肉基本稳定在60.0065.00元/公斤;鸡肉价格2019年15.45元/公斤。江苏平均,鸡肉价格2014~2019年,最高的2015年26.80元/公斤,最低的2018年7.20元/公斤,2019年为14.50元/公斤;鸡蛋价格最高的2019年9.62元/公斤, 最低的2018年3.50元。根据观察,市场猪肉价格升高,带动了牛羊鸡产业的发展。因此,科学引导居民肉类多样消费,必将促进相关肉类均衡消费,这对缓解市场猪肉供应不足的压力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

周期性波动并非生猪产业的固有规律。治理生猪产业波动,稳定生猪产品市场价格,必须由政府、社会、企业共同参与,运用现代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突出动物疫病防控,坚持生猪产业生产模式与养殖品种的多样性,平衡草食家畜及禽类产业发展,丰富消费者肉类产品选择,保障居民生活消费指数控制在合理区间。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