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关于乡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的调查与建议

  一、调查背景

  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城市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新时代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现象逐步凸显。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日益重视,农村新型职业农民应运而生。

  2017年初,农业部出台“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并提出以提高农民、扶持农民、富裕农民为方向,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为重点,通过培训提高一批、吸引发展一批、培育储备一批,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金湖县吕良镇老科协为适应新时代新农村需求,积极会同镇社区教育中心,以村(社区)青年农民为对象,以转变思想、提升素质、培训技能为重点,着力培育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老科协积极发挥致富骨干引领、专业合作社联动、农业经纪人推动、新型职业农民辐射作用,促进了镇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基本情况

  吕良镇位于金湖县北端,全镇河道纵横,水产品资源丰富,大部分农民以水产养殖、水产品销售和小麦、水稻种植为主。

  近些年,吕良镇在市、县融入苏中、崛起江淮及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水产养殖及水产品销售因其劳动强度大、资金投入多、收入回报低,外出打工逐渐成为诸多水乡农民的选择。

  基于此,镇老科协老同志在认真研读国家三农文件,分析本镇农民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需求,把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有一技之长、有独到见解的青年农民吸引到镇社区教育中心,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并以招收、培训青年农民“双提升”(学历、技能)学员为引领,强化青年农民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的培训。培训过程中,对生产型职业农民致力于让其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从事园艺、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对服务型职业农民致力于让其掌握一定科技含量的农业服务技能,并能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对有充足资金或生产技术的经营型职业农民,让其尽量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能够从事当前得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在办学过程中,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既能做好“本职”工作,又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并能积极带动一方(批)农民致富,成为全镇(村)经济发展的领路人。

  三、具体做法

  (一)双提升培训。十三五以来,镇老科协根据市、县老科协文件精神和会议要求,在市、县开放大学和省金湖中专的支持下,利用镇社区教育中心培训阵地,连年举办青年农民双提升培训班。培训主要对象是40周岁以下的青年农民。培训科目既注重文化素质,又凸显生产技能和专业技术,有淡水养殖,也有特种种植、养殖。如贝类养殖技术、淡水名特优品种养殖技术、水产动物疾病防治技术;现代农艺类的,如食用菌生产技术、中草药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油菜、甘薯生产技术;技能证书类的,如育婴师培训、花卉园艺师培训、手工编织培训、丝网花制作培训、龙虾烹饪培训等。军舍村青年农民种植的茭白肉质肥美鲜嫩、纯绿色无污染,农产品畅销省内外;沿湖村柳坝组农民手工编织的夏季竹柳席、柳编小提笼也为当地创收不少。

  (二)致富骨干回炉。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腾飞,使得老致富骨干难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为促进培训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老科协通过各村(社区)梳理统计,在全镇筛选出头脑灵活、有一技之长、愿意创业的青年农民48名。为此,老科协牵头,组织这些青年农民到社区教育中心进行了有计划和针对性培训。培训时,结合各自特长和镇村产业特色分别进行园艺编织、鲜活食品、经济作物、创汇农业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培训。大庄社区退役军人雷磊,在老科协和社区教育中心技术人员的帮助、指导下,尝试进行芦花鸭田间活食养殖。短短四个月,没花费一元钱农药、肥料钱,水稻获得高产;没购买一斤饲料,仅依靠一百亩水稻田里的虫子、水体生物,就养出了近两千只膘肥体壮、肉质肥美的芦花鸭。军舍村23名青年农民在县镇老科协、农委的扶持和社区教育中心专职教师的指导下,对荷藕进行深加工,生产莲藕汁经销到安徽、上海及本省大部分地区,经济效益可观。

  (三)农民经纪人学销售。吕良是水乡,水产品极其丰富,荷藕、螃蟹、龙虾、鱼类等,品质优良、销售额可观。以往的农民经纪人只能依靠两条腿、一张嘴和一部电话拉关系、跑熟人,销量有限,对价格的拉动作用也有限,自身的经济收入更为有限。据此,老科协会同镇社区教育中心及时组织针对农业经纪人的销售培训。培训期间,一方面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专家对我镇农副产品、水产品进行品质分析鉴定,用有力的数据作为农产品销售佐证;另一方面,指导农业经纪人学习拍摄视频、制作PPT、制作网页,用鲜活的画面、图片作为销售名片;同时,对农业经纪人进行信息资源共享、销售区域错开等方式避免重复营销;老科协在年末镇双文明表彰中,评选出金牌农业经纪人,给予适当的经济奖励。

  (四)催生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培植家庭农场和专业合作社,对于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发挥着主体性、基础性作用。在培训职业农民期间,老科协尤为重视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的培植。一是项目扶植,即对某一个家庭农场、合作社挂靠某一个项目,给予项目政策、资金、技术、设备扶持。二是技术支撑,即确定高级农业技术人员为项目的联系人、协调人,负责提供技术、解决技术难题。三是信息导入。对项目的现状、远景规划予以大信息量的支持,避免选项偏颇。四是销售疏导,提供本地销售网络及农业经纪人销售渠道,帮助销售。军舍村支部书记柏广友,自筹资金近50万元建立了芡实经济合作社。近三年来,利用农业经纪人销售网络和自身销售渠道,年外销芡实逾万吨,既提高了本镇芡实销售价格,也帮助农业经纪人实现增收,更实现了自己带领一方人致富的诺言。

  (五)派驻科技辅导员。在当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时期,大量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高效率农业设施装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越来越为农民所接受,但受知识水平、见闻见识、使用频次等制约,许多农户还不能正确和熟练地使用、操作现代技术设备。就此,老科协及时地推出“新科技辅导员”培训工程。通过对新科技辅导员培训,使其能够了解当前正在推广使用的新项目、新技术(如,水稻插秧机操作和旱育秧技术),能够熟练使用新型农业设施设备(如,无人植保绿色小飞机),能够进行简单的机械维修,能够依据新设备要求进行农药、肥料、种子配比,等等。镇老科协派驻“新科技辅导员”进村入户驻田头,积极发挥他们二传手的作用,引导、指导、劝导农户使用新型农业技术。

  四、培训成果

  1.新型职业农民体系逐渐构建。几年来,镇老科协致力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培训出一批致富骨干、农业经纪人、经济合作社、种养殖能手、新科技辅导员。这些人员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能够很好地适应新时代农业生产需求,能够作为县镇推动三农工作的生力军。

  2.新型职业农民影响逐渐扩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型职业农民逐渐得到社会认可。他们了解现代农业新政策、会操作新农业机械,种植、养殖经验丰富;二是这些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农村高收入人群中的佼佼者,吸引着诸多青年农民的眼球,吸引着青年农民更多地关注农村、农业。沿湖村柳元俊依靠植保小飞机年收入不下30万元。孙集村孙可祥养殖水貂年收入接近50万元。大庄社区雷磊养鸭一项年收入就接近30万元。泰山社区刘兆庚光伏发电板下养龙虾年收入十多万元。三是这些新型职业农民逐渐成为青年农民的领头羊,成为农业科技增收的示范户。赤水村青年农民王万平在老科协和镇社区教育中心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建立养鸡专业合作社,分别在金南、吕良和刘圩设立三个分部,年销售蛋鸡60万只,种蛋近1000万枚,合作社年创纯收入400多万元。军舍村柏广友凭借芡实合作社年收入逾百万元。柏广友利用春节、清明等时节,现身说法,动员、鼓励本村青年农民加入到自己的芡实合作社来,部分人员负责种植,部分人员外出经销,部分人员负责运送,很快一支专业化的芡实营销网络组建成功,既实现了自身致富,也带动村民致富。军舍村刘成美与他人合作成立“东亚果蔬有限公司”,专门对荷藕等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该公司招聘本镇农民80余人,年销售额超千万元。

  上述人员的事迹分别见诸《中国农村成人教育网》、《江苏学习在线》、《江苏老科协》、《淮安老科协》等媒体。

  3.职业农民培训助推经济发展。近几年,镇老科协培训的新型职业农民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及其重要的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更在不同程度上助推了镇村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度,全镇12个经济合作社就创造经济产值8000万元,产生利税一百多万元;东亚果蔬有限公司等农业生产、销售、加工公司年产值近六千万元,利税近200百万元;农民经济合作社和相关农产品公司招聘本镇农民近1000余人,农民人均收入4万多元。

  五、调查启示

  1.培植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

  2.培植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把握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特征。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较为稳定地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是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3.培植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培训制度。培植新型职业农民应掌握当地农业劳动力状况,要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对象。培训时要根据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应坚持生产经营型分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社会服务型按岗位开展农业系统培训或实施农科职业教育。除此,还需要明确培训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

  4.培植新型职业农民,要创新农业后继者培养途径。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支持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的"农二代",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

  5.落实农业扶持政策。要协助政府和农业部分做好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人员、农村实用人才工作,使种粮务农不吃亏、得实惠。要认真实施青年农民双提升项目,把项目资金落实到位。

  六、几点建议

  当前,我国已进入习近平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思想、新使命、新作为。建议乡镇涉农部门、教育部门、老科协、老促会和关工委等组织,在培植、培训新兴职业农民过程中,要充分整合教育资源,培训时,通力合作,共同列出培训菜单。

  第一,针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科技文化需求,以农业实用技术为重点,广泛开展大众化普及性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要借助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将新品种、新技术、新信息,以及党的强农富民政策、农民喜闻乐见的健康娱乐文化编辑成媒体教学资源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组织专家教授、农技推广人员、培训教师将关键农时、关键生产环节的关键技术集成化、简单化,编辑成好看、易懂的明白纸,综合运用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使广大职业农民的知识和能力在日积月累中不断提高。

  第二,依托农民培训和农业项目工程,以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对广大青壮年农民、应往届毕业生免费开展系统的职业技能培训,使其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绿色证书。对有一定产业基础、文化水平较高、有创业愿望的农民开展创业培训,并通过系统技术指导、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不断发展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第三,推进送教下乡、下田头服务。采取进村办班、半农半读等多种形式,吸引留乡务农农民,特别是村组干部、经纪人、种养大户以及农村青年在家门口能够就地就近接受正规化、系统化职业教育。(江苏省金湖县吕良镇老科协 陈玉瑚 杨玉宝)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