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到访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网站,今天是 加入收藏 设为主页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称谓、特征与构建刍议

  2013年以来,随着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和江苏、安徽等地渔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推介和推动,一种在池塘内设置水槽的鱼类养殖系统和技术在不少地方得到初步示范推广应用,已显示出较好的发展前景。纵观近年来的项目实施和生产实践,本人注意到在该系统称谓、构建方式和特征表述上各有不同,为了有利于该系统的加快推广,在此谈点个人看法和意见。

  一、关于系统称谓

  目前对该系统的称谓各有不同,据报道有10多中说法:

  1、In-Pond Raceway System (IPR)—美国奥本大学蔡柏(2007年);2、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模式——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贾丽等(2011年);3、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水精养新技术——美国大豆出口协会周恩华(2012年);4、池塘水槽流水养殖系统——淮安市科苑渔业发展有限公司(2013年);5、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IPA)——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站蒋军(2013年);6、池塘循环流水水槽生态养殖系统——702所(2014年);7、池塘工程化生态养殖系统——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金武等、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2014年);8、池塘内气推循环流水集约化养殖技术——安徽铜陵是水产站李振业(2014年);9、池塘水槽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倪建忠(2014年);10、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2015年)。

  另外,对养鱼设施和区位也有不同的说法:Raceway、水槽、流水单元、单元池、圈养区等。以上称谓尽管不同,但技术原理和核心技术是一致的。目前江苏对该系统已统称为“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可能基于:一是有别于已在江苏太湖地区实施的池塘循环水生态养殖模式;二是体现了运用工业化理念、技术和装备;三是池塘生物净化处理水质,体现了生态养殖的理念和技术。

  我们认为用“池塘水槽流水养殖系统”来统称该系统较为适宜,一是源于美国In-pond Raceway System (IPR);二是可比较直观明了知其内涵;三是可以根据系统不同的构造特点在称谓上作定性扩展表述,如“池塘固定式(漂浮式)水槽流水养殖系统”、“池塘浮式圆槽流水养殖系统”等。如此称谓体现了该养殖系统的核心词:“池塘、水槽、流水”。其他如“低碳高效”、“循环水”、“生态”“集约化”等词汇,都是该系统特点和效果的描述。“低碳高效”是生产效果;“循环水”是流水造成的结果和流水路径闭合;“生态”体现在池塘水质生物净化;“集约化”是水槽养殖的本来特征。从简单明了、非概念化、避免溢美之词堆砌的角度,似可以不用。

  二、关于系统特征

  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的建立是对传统池塘养殖的革命性创新,其将陆上工业化养鱼和水道(Raceway)养鱼设施装备和技术引入池塘,将高密度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与池塘生态养殖和生物净化技术集成,使养鱼与养水在区位功能和操作运行上分离,养殖污物排出池塘系统,极大地改善了养殖水环境,提升了产能绩效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本人认为,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的主要技术特征是运用“池塘分隔利用、推水循环流动、收集排出污物和池水生物处理”措施,为养殖鱼类生长提供可持续的优良水环境条件。其四项措施有机统一,缺一不可,其中又以“集排污”为关键核心技术,即将流水带入集污区的鱼类粪便和残饵等固体污物用水泵排出池塘,大大减轻了池塘水质净化处理压力,是该系统创新性精髓所在,不可或缺。否则就与池塘网箱养殖和池塘流水养殖无异,最终还解决不了养殖水质内在污染问题。

  三、关于系统构建

  目前该系统的构建在结构和材质上各有不同,有砖混结构、钢架+板材(PVC板、不锈钢板、帆布等)、砖混+钢架+板材、玻璃钢成型组装等之分;在设置方式上有固定式、漂浮式之分;在形状上有矩形水槽、圆形水槽之分;在集排污方式上有集污漏斗+集污井+排污泵和平板集污区+移动吸排污装置之分;在水流形成设备上,有气提推水装置(固定式、漂浮式)和水泵供水之分;在供气设备上,有涡旋气泵和罗茨风机之分;在池塘水循环方式上,有两塘循环式(水槽建在塘埂一端,另一端涵洞过水,形成水循环)和单塘循环式(水槽建在一塘内,设导流隔断,形成水循环)之分。

  可以说,现有不同构建方式的养殖系统各具特点、各有所长,但在建设成本、排污效果、管理方便性、基础条件要求和运行绩效等方面应有所差异。采用何种构建方式,要根据当地池塘条件、投资计划和已有系统生产运行实绩予以研判确定。总之,关于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构建方式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规范,最终形成建设标准和定型设备。

(淮安市农委 何玉明 张天虎)


© 淮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2016
联系电话:0517-62560488 电子信箱:lkxbgs@126.com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淮海南路112号  邮编:223000
苏ICP备16054278号-2